第一键盘 - 电子琴在线论坛

标题: 学琴记(九) [打印本页]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2-5 23:56
标题: 学琴记(九)

新学期开始啦

[R]音阶:一个寒假过下来,要点又忘了,手走直线;指尖触键;抓牢键盘
[R]琶音:左手4指钩起来点,34指指法又错了,一边弹一边要动脑,3度用4指。
[R]599-58,从此曲开始,进入快速练习阶段,可以打开节拍器。从速度70开始,一拍二音,一指四音练习,如果手指跟不上,每小节停顿一下,快速地练习。
[R]599-60,注意:左右手5指都要有力地甩下来,1指要弱一点,右手的最高音要有哼唱、有旋律的感觉。但是,第二部分开始的四小节,重音在第一个音上,并且注意左手连音的奏法。大跨度的手的移动要有点弧线,要自然。从速度100开始,目标140。速度练习,看来是近阶段的主要任务了。
[R]六月船歌:关键要带有感情地去弹奏,在家练习时她说这曲子有点“忧郁”的感觉。长笛、小提琴注意after touch的控制,重点的下键的掌握,旋律上情绪的表达太复杂了,以后给每次练习前,先弹一下右手吧,找点感觉。小提琴的倚音要弹稳、轻巧。后半段左手有一个音都认错了。
[N]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第一乐章,老师说根据你脚比较吃力,就选了这个首,脚音域不大,现代派的古典交响乐。老师弹了一下,开始部分没听明白,到了主旋律部分,原来是非常熟悉的旋律,被yamaha改编的够现代的。网上查一下,可能是拉丁音乐风格,节奏非常劲暴。先练习一下右手旋律部分吧,注意每拍十六音符。


作者: 天向梅梢    时间: 2012-2-6 16:11
十五要过去啦,新学期也开始了,给天韵加个油先。继续跟着你们的笔记一起学习。

作者: LuXin    时间: 2012-2-6 18:21
嗯,小女孩~~
马上就学四年了啊。每天现在练多久?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2-6 23:50
以下是引用 天向梅梢 在(2012-2-6 16:11:48)的发言
十五要过去啦,新学期也开始了,给天韵加个油先。继续跟着你们的笔记一起学习。


新学期开始,共同进步。

呵呵,你那个贴子,偶也是常常看看的,你们学在前,小孩子又常有共性的问题,互相学习。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2-7 00:09
以下是引用 LuXin 在(2012-2-6 18:21:43)的发言
嗯,小女孩~~
马上就学四年了啊。每天现在练多久?



现在每天的目标是三刻钟,基本上能保证半小时。现在不加练大曲子的话,基本上回课一次练习曲、乐曲各二首。可能手指功夫还不够、练习时间也不充分,所以进度上慢点。

刚开学,现在还能有些时间。平时双休日下午再加练一次。但寒暑假白天也没法练习,由爷爷奶奶带着,晚上时间就充裕点。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2-7 23:10

国内网上很少有这首谱子的演奏,转贴一下。

今天仔细看了一下谱子,感觉节奏感也是个难点。二天来,看来小孩非常喜欢的。玩琴的时间也在视奏旋律了。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UwMDU1OTM2/v.swf


作者: 天向梅梢    时间: 2012-2-7 23:40
好熟悉,想起来了,‘黄金古典’里面听过,好像这个比那个里面的要欢快。

还有这个交响乐版的,占你个地方贴这里,以后直接来这里听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IwNzU0MTY=/v.swf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2-7 23:50

谢谢,谢谢。这个是原始的版本了。很好的。

常常听到的就是一开始那个旋律性很强的主题。真是“黄金古典”。

搜索一下我的记忆,第一次听到这个旋律应该是读书时听的“世界名曲联奏”中的第一首。


作者: jlandlg    时间: 2012-2-19 21:15
好听,我很喜欢这雅玛哈改编的带有流行元素的古典曲子,我们了学了好几首这种曲子,很好听,过几天录了传上来。呵呵。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2-20 00:29
jlandlg 发表于 2012-2-19 21:15
好听,我很喜欢这雅玛哈改编的带有流行元素的古典曲子,我们了学了好几首这种曲子,很好听,过几天录了传上 ...

我们也很喜欢,既古典的、非常熟悉的旋律,又带有流行风格的曲子。
传上来听听。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2-20 00:29
上周,论坛更新,勤于尝新,未记录

[R]音阶和弦琶音:黑键弹外面点,白键弹里面点;分解和弦手扒平了,不好,要钩指,手指抬起来;脚要脚尖点下去,不能平弹下去。
[R]练习曲599-65,左手要有点跳音。
[R]船歌,右手旋律,要柔和地下键,但是弹下去要后重点,要控制好触后,要突出旋律,小提琴的触键是个难点。左手的第二旋律也要出来。
[R]40#交响曲,开始的节奏要掌握好,要弹得自由点,就象随手弹来,是个活跃的曲子,不要太拘束了;重音处,身体要随着手脚的下键要有自然地伸展的动作。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2-26 23:57
[R]音阶和弦琶音脚练习:新音阶,指法不熟。手指抬起来,手在键上要站稳,不能有移动的动作,手要走直线。脚卡农错音太多了,看来要在琴里加个MIDI播放了,否则踩错了我也不知道。
[R]599-65:不熟练;和弦认错了不少,升音要注意
[R]船歌:A段,左手付旋律弹得不好,不突出,要单独练练,要感觉这个付旋律的呼应;B段,注意左右手休止等处的提手;B-A过渡小节没有弹好,注意这儿的保留音的感觉。
[R]40#交响曲:因为喜欢,所以学习的热情还是挺高的,练到了一半。但问题也多多:
节奏,是个难点,虽然节奏没有大问题(在家里也是很练了一把,还好,我对节奏自我感觉还行),但是还是要练练,十六分音符,一小节时,念1234、2234、3234、4234,双手按照谱子的节奏击掌,要准确,不能含糊。引子部分有一个音要弹得强调点,节奏上要点“冲”的感觉。
A段:注意指法,没看老师写的,自己编也可以,但是要尽量少用1指和5指,这二个手指是最不容易被控制的,而2指和3指是最灵活的,要尽量使用2、3、4指弹奏。这是个通则,我们常常瞎弄指法,自由惯了。
B段:注意用手掌刮奏,要同时刮到好几个音,包括白键和黑键的音。
C段:同样注意节奏的练习。
作者: 花儿花儿    时间: 2012-3-1 08:41
新学期开始,共同进步。
作者: 绿色电子琴    时间: 2012-3-4 11:31
新的曲子,刚刚弹到一半,速度也是一半,大概有好多错的,请大家点评一下。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U5OTkyMTE2/v.swf
作者: 天向梅梢    时间: 2012-3-4 19:35
感觉很有范儿啊,虽然速度是一半,也蛮有感觉的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3-4 23:29
这首曲子她挺喜欢的,练了一半就想show一下子。
现代派的,老师说要动用全身力量,要把这种很“冲”的、切分音的强节奏表现出来,一曲弹下来,要热血沸腾了。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3-5 00:08
[R]音阶和弦琶音脚练习,反正是老生常谈,对付小孩子,就是不继地磨。家里也是这样,提醒了好一点,没在她旁边盯着,就自己瞎弹,弹过二遍就算过了。
[R]599-65:上黑键的曲子,手准备得高一点,音阶部分快速移动部分,手走直线;要用脚控制弱强,要有对比。从速度90练起,目标110。今晚试了一下110,音阶部分大打折扣。还是老老实实从90开练。
[R]船歌:二个声部的渐强控制还有待练习;AB段交接处的气口没做好,没有提手,脚踢音色也没控制好。
[R]40#交响曲,某些音符的强弱要注意,注意切分音的重音,有的音要有点“冲”的感觉(刚好路上,她嚷着买芥末豆,是不是有点芥末的感觉?)。老师问她听过“忐忑”曲子吗?答:没听过(其实我也没听到,只是网上说是个“神曲”,还好好听过);老师:那就让你爸爸下载后听听,你要听听这首曲子中节奏的紧张度、夸张性、变形,不能完全象弹奏莫扎特的乐曲一样很规整的,它是一首经过现代派改编过的。身体要随着节奏要有律动,有些强烈的音,要动用全身的力气,要用腰部的力量,就想把琴推出去一样。呵呵,她还不敢用老师的琴很命的弹,比家里弹得小心多了。
百度了一下《忐忑》,评价还很高的,不仅有很多的娱乐色彩,其实是一首带有浓厚探索意味的艺术歌曲。

作者: 天向梅梢    时间: 2012-3-5 11:04
好东西大家分享
http://51piano.net/forum.php?mod ... &extra=page%3D1
作者: 天向梅梢    时间: 2012-3-5 11:43
还有一个,关于读谱视奏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91c66d0100xytj.html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3-5 12:09
好东西,好东西,晚上下载了仔细看看。
视奏正是我们的短处,平时要多学习学习了。
作者: jlandlg    时间: 2012-3-5 23:17
嗯,这种节奏快的曲子刚开始练就是要把速度减半,在弹对的情况下,再把速度提高。

作者: jlandlg    时间: 2012-3-5 23:19
这个音阶和琶音也是现阶段孩子练习的重点,不过也是看着练行,不看就不仔细弹了。
作者: jlandlg    时间: 2012-3-5 23:22
本帖最后由 jlandlg 于 2012-3-6 00:05 编辑

我们现在学得曲子速度是200的,是一首类似吉普赛风格的曲子,就象您家孩子的老师说的一样,因为速度身体要随着节奏要有律动,有些强烈的音,要动用全身的力气,要用腰部的力量,确实这样弹一首这样的曲子太累了,现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尽量的把曲风表现出来,学了一个半月,能用200的速度弹下来,很累。
作者: jlandlg    时间: 2012-3-5 23:23
您家孩子的老师水平很高哦,我考虑好长时间也没有想到的词,一看您的贴子老师用词太贴切了。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3-6 00:43
你们家在学什么曲子?吉普赛风格的,一定弹得很好了,很想看看。
200的速度,很快了,我们还没弹过200这么快的。近阶段我们也在结合599练习加速。加速真是难,不仅要非常熟练,而且要弹匀了,关键是要弹在“点”上。
呵呵,老师不但是一边说,还要一边用力地往小孩身上推一下,让她感受到力的作用。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3-6 22:58
似乎有点明白了,“重量弹奏法”,大幅度的动作,是为了达到音乐的目的,不是单单为了看的。
到处瞎逛,曾经看到过什么“手指弹奏法”、“重量弹奏法”,以前以为是平行的,想上舞台,就来点酷点的,动作大点;平时练练,就动动手指功夫就行了。原来不是这样的,是用于不用的音乐表达需要的。
引用一下:
https://www.cndzq.com/bbs/forum.p ... tid=114660#lastpost
重量弹奏法,它的技术要点手指基本不动而靠手腕、小臂、大臂甚至整个上半身的重量”压“在键盘上,达到一种震撼的效果。
作者: jlandlg    时间: 2012-3-6 23:55
zhw63 发表于 2012-3-6 00:43
你们家在学什么曲子?吉普赛风格的,一定弹得很好了,很想看看。
200的速度,很快了,我们还没弹过200这么 ...


叫塔蓝台拉舞曲,弹得有些糙,才学了一个半月,细节还没有处理好,这个星期让老师看看,行的话录下来,以前的几首曲子我录了一下,效果不太好,没有上传,还是让老师给我录吧。呵呵。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3-7 23:49
jlandlg 发表于 2012-3-6 23:55
叫塔蓝台拉舞曲,弹得有些糙,才学了一个半月,细节还没有处理好,这个星期让老师看看,行的话录下来, ...

练好了传上来欣赏欣赏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3-12 00:45
[R]音阶和弦琶音脚哈农:左手四指最弱,用点劲,单独练练,发音要平衡。完整的音阶,还上不了速度,每次快速时增加点音符;琶音,插入音符,练练变化的。
[R]练习曲559-65,110的速度在老师那儿没达到,100比较稳,算过了。
[R]40号交响曲,强调的音,要强再不重(击键),时值上可饱满点,否则就生硬了。强弱要随着音乐的走向而有变化。要强调切分音。节奏上有问题、强弱变化上有问题时,要多多唱,要有乐感。太复杂了,没法写了。下周学完全全曲。细节继续慢练,整体上可以加点速度了。
[N]新练习曲599-68:白天让她学习了一下“天向梅梢 ”推荐的“视奏”,很好,第一次主动地视奏二三遍,基本能把此曲的前半段完整地连下来了。看来小孩子,一个是要有自我需求的意识,一个是方法,都很重要的。要坚持下去。
哈哈,这就是我们599的最后一首了。共学习了25首中的22首。从56首开始,不仅要弹匀了,还要有速度的要求了,基本上达到了老师的要求。但是音阶80速度的十六分音符,只能达到一个八度,还要努力。
[N]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曲名不熟悉,老师弹了一下,原来是很耳熟的,很深情的。要注意一些隐藏在旋律中的很细小的落提,脚低音也多了,弹奏、触键方式与《船歌》类似。
连着三首乐曲,都是赫赫有名的作曲家的作品,二首深情的:古典的柴可夫斯基和巴赫;一首被改编成现代舞曲风格的:疯狂的莫扎特。

作者: 天向梅梢    时间: 2012-3-12 08:49
“太复杂了,没法写了。”
看来你要被天韵落下啦

读和弦的视频存下来了,多谢。
天韵的视奏有进步,真好。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加油!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3-18 23:36
[R]音阶和弦琶音:琶音的抬指还不主动,穿指时手臂动作大了。要求:80的速度,音阶四音一拍;和弦一音一拍;琶音分别为二音/四音一拍。看来要为接下的849的提速作准备了。
[R]599-68:落提要出来;指法不对,自己瞎弹,要用轮指弹法;指尖要用力;根据力度记号,控制音量,左手和弦也要注意力度。速度要求:120
[R]40#交响曲:部分小节和弦要改正;切分音要突出重音;几处附点节奏掌握不好;几小节十六分音符弹奏的时刻掌握不好,用唱帮助弹;渐强渐弱处用脚音量略略控制一下。
[R]G调上的咏叹调:又一首抒情的,小提琴的,注意after touch的使用,弦乐、管乐都要注意用好after touch;大连音中的小连音,有略微落提的动作,但手不能提起(音量上感觉有触前、触后的变化),音不能断。这首和弦看似简单,所以没让她单独练,也没看着她,错了很多,要重新练习和弦。
作者: 绿色电子琴    时间: 2012-3-28 21:20
40号交响曲,第一章,速度60%。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cxNzc0Mzc2/v.swf

作者: 天向梅梢    时间: 2012-3-28 23:41
鼓掌,真有感觉啊,听得热血沸腾的,有摇滚的味道呢
作者: happykitty    时间: 2012-3-29 09:20
太好听了!天韵弹得很有激情。
作者: kellyyanyi    时间: 2012-3-29 09:29
楼主太幸福了,每天免费听演奏。

小天韵,要收演奏费啦!以后可以自豪的说学琴的费用是自己挣来的。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3-30 00:53
谢谢楼上各位鼓励。
这首乐曲她非常喜欢,老师选得好,雅俗共赏。
“每天免费听演奏。”呵呵,不是听了,实际上,每次她弹奏时,我都和着她唱:轻重、注意的地方,都要边给她唱、边提醒的。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4-9 12:36
前周忙着编程,上周国定假放假一周,都没记。
[R]基础练习,音阶手指要勾起来,不提醒、又忘了,在家里练习时,更是马虎。左手不好,单独练练。和弦有错音,耳朵也是感觉不出,琶音倒是很早就有感觉了,柱式和弦听觉还是不好。脚卡农练习下一条吧。速度:音阶85;琶音75;脚:80
[R]练习曲849-1,自己练的,有几处和弦错了,左手的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也没仔细看。左手不用提起来;主要问题是手关节主动性不够。
[R]G弦上的咏叹调,不行,大意了,巴赫的多音部的作品,要左右手单独练习了,不能象练习曲一样,左右手脚马上就能上。右+左、左+脚,最后才能全部手脚都用上。脚要平移,尽量要踩得连音一点。
[R]40#交响曲,继续加速,争取上80~90%,半音阶是个关键。激情还远不够,在回课时比较拘束,家里弹兴奋了还行,看来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老师发了一个10岁日本小女孩的视频,多看看、多学学。上次老师说:看看〈泰坦尼克〉电影,结果一天看了三遍。希望看了这个小女孩的视频,也能醒悟一点。
这周,她们年级拉出去进行为期三天的集训,看来本周练习也少了一半。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4-20 22:55
本帖最后由 zhw63 于 2012-4-20 23:02 编辑

上周,40#交响乐,弹得没有激情,不能象钢琴一样的,古典的。这曲子,现代舞风格的,老师说要多看看DISCO舞,拉丁舞,这星期忙着期中考试,差点忘了.
找到个拉丁舞,多听听节奏,多看看动作吧
http://www.tudou.com/v/O7o5I4FaZew/&resourceId=0_04_05_99/v.swf

这个是上周老师发给我们的,也一并发上来吧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QyNTIwMDA=/v.swf
作者: 天向梅梢    时间: 2012-4-21 00:56
说真的,相比这个日本小女孩儿,我倒更喜欢天韵弹琴时的动作和感觉
作者: kellyyanyi    时间: 2012-4-23 10:06
我也觉得天韵的演奏自然多了。

有个困惑,演奏者在弹奏乐曲时动作夸张,那真的是感情自然流露还是有作秀的成分呢?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4-23 12:38
我们小孩在家里比较放得开,在老师那儿就拘谨的多了。一直和她说,我们的电子琴老师是教你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位老师了,以后还有好几年,不象幼儿园、小学的老师,最多也就跟了你二年。让她放松点,就是做不到。

关于这个“激情”,课上老师和她说了这些个意思:
我们现在学得是双排键,它是一种现代乐器,不是钢琴:很传统、很古典的。在双排键上弹这种很现代派的作品,不能象是“乖乖孩”那样文静、典雅的样子,就是要表现出一种现代舞风格的激情、热烈、奔放和夸张。弹琴,不能光是为了弹弹,更应该了解音乐、懂得现代音乐,还要唱歌、跳舞,这些爱好,都有助于你理解音乐、弹好琴。当然,这些动作是出自内心的,不是做作的,你要逐步地感受这种现代舞曲的音乐,表现好这种风格的音乐。
作者: LuXin    时间: 2012-4-23 22:55
现在有一个学生(小女孩~~),六岁,长得挺漂亮,总觉得像在哪儿见过,搜索头脑里以前的学生,没有,昨天刚想起来,长得像楼主~~
作者: LuXin    时间: 2012-4-23 23:02
嗯,对了一下32楼的视频,像,真的是像
只是那个小妹妹~~梳两个小辫子
作者: LuXin    时间: 2012-4-23 23:02
小妹
难道这个字是要审核的?
作者: LuXin    时间: 2012-4-23 23:04
ZUT!又一出东郭先生的闹剧!对敌人仁慈,对友人心狠手辣!这个词竟然也成了敏感词!还需要审核!

补充:在这一楼和上一楼之间,本来还应该有两楼。

作者: LuXin    时间: 2012-4-23 23:04
ZUT!又一出东郭先生的闹剧!对敌人仁慈,对友人心狠手辣!这个词竟然也成了敏感词!还需要审核!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4-24 00:45
LuXin 发表于 2012-4-23 23:04
ZUT!又一出东郭先生的闹剧!对敌人仁慈,对友人心狠手辣!这个词竟然也成了敏感词!还需要审核!

Lu老师,我刚才查了一下审核的内容,给释放了.
在你的贴子中出现了"小妹",可能是因为近期"黄贴"非常猖獗(甚至一天有几个贴)的原因,所以论坛自动把这"小妹"二字给屏蔽了.
呵呵,Lu老师撞上枪口了.别介意,特别时期呢.
噢,Lu手下也有学生长得和我女儿一样的?我们有时也有二个小辫子的.有时就懒了,一把抓了.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4-24 00:47
本帖最后由 zhw63 于 2012-4-24 00:49 编辑

哈哈,我的上贴也给屏蔽了一下.
上面,应该是"几千贴".有一次删了半个多小时.
作者: LuXin    时间: 2012-4-24 20:34
zhw63 发表于 2012-4-23 12:38
我们小孩在家里比较放得开,在老师那儿就拘谨的多了。一直和她说,我们的电子琴老师是教你持续时间最长的一 ...

也不必完全这么说,双排键可以很古典,两千二百年前的管风琴曲可以继承,另外看看郎朗,照样很疯狂,郎比起李斯特来说,只不过是个零头。李斯特是1等音乐家,郎朗才顶多5等。可想而知李斯特弹钢琴时什么样。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4-25 00:16
LuXin 发表于 2012-4-24 20:34
也不必完全这么说,双排键可以很古典,两千二百年前的管风琴曲可以继承,另外看看郎朗,照样很疯狂,郎比 ...

噢,是的
小孩子学琴,常常是这样,该"火"的曲子"火"不起来,该"柔"的曲子又"柔"不下去,不温不火,让旁人听着干着急.
现在同时在练《G弦上的咏叹调》,强烈对比呀。这首乐曲,开始学时,就没学好,大意了,只能一点一点慢慢回头练。
音乐,真是越学越深.
作者: kellyyanyi    时间: 2012-4-26 11:06
小孩子学琴,全部身心都关注在学,不要出错上面了。是不是就忽视了感情的抒发。

曲子有那么多,又那么长,要练到什么时候、何种熟练程度,才能自然地抒发感情呢。会不会还没学出来,激情先磨没了。
作者: maysnow    时间: 2012-4-27 14:19
kellyyanyi 发表于 2012-4-26 11:06
小孩子学琴,全部身心都关注在学,不要出错上面了。是不是就忽视了感情的抒发。

曲子有那么多,又那么长 ...

激情主要看父母了。不过咱以前音乐一点不懂,现在连皮毛也不算,就知道一点点,我和你同样看法,早知道是这样,先让孩子去绘画,自由发挥一下。
不过学了半年,儿子有时会开琴弹2节音符,我说是听你们幼儿园老师弹得?他说不是,我自己编的。所以孩子的创造力也无时无刻不在萌动。
作者: jlandlg    时间: 2012-4-29 20:02
终于能上来了,呵呵!不知道天韵弹得怎么样了,过几天,我把我们弹的传上来,您帮忙看看,老师说我们弹得曲子有些难速度可以,呵呵!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4-30 23:52
谢谢kellyyanyi,maysnow的关注。
要使小孩弹好琴、还要能表达好音乐,现在这个阶段,的确有点难,努力一把吧。
要比赛的曲子,长时间的练,她倒是没什么反感。她去年有一个休息日看了三遍坦泰尼克电影,我也没管她,所以也不知到底她看了几小时,反正是从早到晚。前天,她坚决要求再看一遍3D的,才知道要200多分钟。对精练的曲子,我们一般也只是每天先练一下有问题的几个乐句,再练一遍全曲。

精练,对今后的学习留下印象应该是深刻的,精练的曲子可以作为一个“标杆”,老师在遇到有类似风格的曲子、类似弹奏的手法时,常常会用精练的乐曲来提醒她、鼓励她。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4-30 23:59
jlandlg 发表于 2012-4-29 20:02
终于能上来了,呵呵!不知道天韵弹得怎么样了,过几天,我把我们弹的传上来,您帮忙看看,老师说我们弹得曲 ...

好久没见到上传了。
“有些难速度可以”,我们也是的,二周前她尝试了一下原速125,不成样了,粗糙版的,没什么效果了,到我耳朵里110还能混过去,到她老师那儿,90也混不过去了。还只能慢慢练。
作者: jlandlg    时间: 2012-5-5 18:45
zhw63 发表于 2012-4-30 23:59
好久没见到上传了。
“有些难速度可以”,我们也是的,二周前她尝试了一下原速125,不成样了,粗糙版的, ...

是啊,到了一定的阶段,我觉得越来越难了,只有坚持再坚持!呵呵!我觉得难度大的曲子要细细抠了,没有别的办法。慢慢来。曲子的表现力与理解能力我觉得可能与年龄有关。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5-6 22:39
[R]音阶等:手腕放松,琶音:手指勾起来,黑键少触点,插指琶音不用4指。琶音变节奏练习,力争全快
[R]哈农脚练习,全部完成了,又回到1,不过是速度加快了,变为一拍二音,二小节缓一拍,速度70。
[R]849-1:注意拍点音符要强一点,手指都要主动起来,弹好每个音符,不能软塌塌的,弹琴中,点她一下手背,不能塌下去,速度80->100,要用节拍。
[R]G弦上的咏叹调:中间部分的中声部旋律感没有出来,不突出,和主旋律要有呼应。这部分要单独练习,自己要有感觉。
[R]40号交响曲:最后的二组强音,要强出来,要用全身的力量,特别是脚的蹬力,才能表现出来。这个动作掌握后,全曲脚低音都要动用全身的力量有力地蹬出来。关于拍手:原来拍手也有学问,在家里让她拍手,就是一般的动作,没什么讲究的,老师说:这个鼓掌动作是内敛的,是给别人鼓掌的;现在这个鼓掌是外向的,是鼓动别人的。想想也是,弹琴弹给别人听,是要把自己的情绪传染给别人,要鼓舞人。
[N]849-2,前个星期给她听过了,她说很喜欢这首的,但愿能弹好。
作者: 天向梅梢    时间: 2012-5-7 20:09
到849啦,又可以一起交流了
用全身的力量,我们老师也说来着,弹强音出不来,老师用手去推后腰。。。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5-7 22:38
天向梅梢 发表于 2012-5-7 20:09
到849啦,又可以一起交流了
用全身的力量,我们老师也说来着,弹强音出不来,老师用手去推后腰。。 ...

是的,849了,要求也高了。没好好练过钢琴,尽管老师是钢琴上演示的,但是她的棵粒性总是不好。手软绵绵的,手指不主动,弹出来不干净利索。
“弹强音出不来,老师用手去推后腰”,哈哈,一样的,要用腰部的力量。弹40#时,老师为了让她用全身的力量,还要压一下后背颈部,让上身收缩一下、左脚抬起,然后发动全身的力量,有力地蹬下去,每个脚音符都要这样踩,要全身出汗。象上足了发条。真怕把老师的脚键盘给踩坏了。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6-5 22:32
本帖最后由 zhw63 于 2012-6-5 22:34 编辑

呵呵,好久没来更新了。
马上就要练考级曲:马斯耐的《沉思》,小提琴中最喜欢的之一。曾经陪伴过无数的夜晚和凌晨。
教材上写的是《冥想曲》,听了以后,才知道就是《沉思》。后来细细想想,用“冥”似乎更好,“冥”表示了过去已经死亡,思想着现在与未来。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1839677/Ob/1/sid/XNzU2NjUyOA==/v.swf
前二个星期,在东方艺术中心,第一次听了管风琴的《神奇的管风琴之旅》,震撼。记录下来,也算是学琴路上重要节点http://cn.shoac.com.cn/PlayInfo.asp?PlayID=2309&PlayDay=2012-5-19
前半场是讲解了管风琴的历史由来、复杂结构、发音;下半场是精彩的演出,最好听的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钟声》。最后是一个即兴曲,把教堂的庄严管风琴拉回到现实中来。
在一个小屋子里演奏,小孩还算喜欢,跑到后排,站在管风琴附近,完整地听完了下半场。
希望她喜欢这个乐器。
这是寒假在鼓浪屿管风琴馆用手机拍的,可惜当时像机没电了。
(, 下载次数: 8)

 

这照片怎么这样大,好象还没法变小。


作者: 天向梅梢    时间: 2012-6-5 23:13
这个“管风琴之旅”真好,价钱还不贵。寒假还去鼓浪屿了?都忘了呢。不错的经历。
沉思曲曾经在家里常放,也是小子们很喜欢的曲子。再来楼里欣赏一遍。’
作者: 天向梅梢    时间: 2012-6-5 23:23
哇,这个版本的太好听了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6-6 22:45
这儿市民音乐会,真的不错,有高雅的、有大众的,还有不少适合小朋友的专场。就是路太远了,看一场音乐会,就要化近一天时间。
我们也是买便易的,在舞台的后面的上方,还有一大优点是:在后上方,看乐器、看演奏非常清楚的。管风琴的小屋子也是在后排,呵呵,实际上,后排,离管风琴也近,稍稍爬一点,就到了琴的近旁了,看得很清楚的。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6-10 23:28
今天带她去报七级考了,很是兴奋。四首乐曲都要弹的,到了十级,还真是要弹六首。
乐理,一周一次二小时,共六周。看来以后暑期也不轻松了,双休日都要带她出去学。一定要好好学了,以后变奏、即兴都用得到。
报名的琴行有B-01的双排键,没人玩,上去试弹了几首,她感觉键很轻,没有家里的触键手感好,也没有音色盘,没有气势。引来了三四位小朋友的回观,妈妈们还问了些问题,感觉双排键挺吸引人的,以后很想让小朋友学学。
回课:
主要问题,弹奏时识谱不仔细,一会儿这儿错点,一会儿那儿错点;要练习脚控制音量,要手脚同步控制。G弦上的咏叹调,要有起伏感,特别要注意左手上副旋律,老师说,YMH的考级非常注重这一点。左手的保留音一定要弹好。
老柴的“拿波里舞曲”,主要问题也是这些,要分手练习,左手和弦的跳音,要轻巧,动手腕,不要动手。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6-11 22:10
本帖最后由 zhw63 于 2012-6-11 22:12 编辑

乐理真的不错,又看了一下,从六级到十级,共有五个课程,每个课程12小时,共计60个学时,不是填鸭式的,暑期一周2学时,消化也来得及。从五线谱基础知识一直到伴奏编配。
如果不会弹琴,学点伴奏编配的理论知识是否也很有意思的?打算九十级时,一起学一下,不考级,不知给报名否?
作者: happykitty    时间: 2012-6-12 12:55
报好了,如果天韵喜欢考级,对弹琴还是有好处的。
说说我对学乐理的感受吧,去年我以为借着乐理可以让嘉嘉的弹琴上个台阶,可是两月学下来,我觉得就是浪费金钱和精力,就是应付考试,即使考下来也和弹琴割裂开的,所以今年嘉嘉不愿考试我也不强求了。等哪天他觉得有必要看乐理的时候,他就主动学了。如果他不想学,也真是不够喜欢。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6-12 23:45
本帖最后由 zhw63 于 2012-6-13 00:16 编辑

其实是我一直对乐理比较感兴趣。听音乐,说实话,能留下的只是主旋律部分。以前,也曾经努力地去听,但是,好象能有点感觉的只是过门部分、节奏和低音的“咚咚”声;现在,她弹琴也努力想去听左手和弦琶音、脚低音,但是总感觉听不出,可能听力有问题,也有可能乐理有问题,如果乐理好点,一定有助于对这些东西的辨别和理解。
我理解,音乐就象一枝枝繁叶茂的大树,音乐欣赏,就象看这棵大树一样。但是对我来说,只是看到了一根光秃秃的主干,其它的“枝”、“叶”,我都没法看到,实则是一名音乐爱好者(呵呵,大言不惭)的一大遗憾。以前也看过一些乐理的书,对于理论的、理解的东西看的很快,但是缺少是实践,及其理论与音乐本身的紧密的联系,所以很想去听乐理课,小孩也正是一个最好的实践者。
学琴陪课,老师是从弹奏的角度出发来要求孩子的。但是,作为听众--我,从音乐欣赏的角度来说,也学到了很多很多。这是以前看书、听讲座、听音乐是没法学到的,这些学习过程,往往一二次就“完成”了。但是,听老师的一次讲座,那儿应该是强是弱、如何来表达音乐、甚至细化到某个音符,总感到有一套方法。为什么老师看到乐谱、听一首音乐,能如此多的感受出、解析出这些细节的东西,能指导出来,真是一个很奇妙的事情。除了对音乐本身的感悟外,我猜想,理论一定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再听孩子从不会到熟练、从很多音符的简单的排列到弹奏时有点初步的乐感出现,几十次的“重播”、对比、进步,对我如何来欣赏音乐的确很有帮助的。
作者: happykitty    时间: 2012-6-13 22:06
我有段时间也对理论感兴趣,特意买了本书,可是我不会弹啊,很难理论结合实际。就像我以前上班似的,翻译了大量的机械,电气,化学资料,那时数理化都不好,却硬要做这个。我看乐理的时候,就像以前的事儿重现一样。硬搞也能搞下来,就是不知道搞明白了有什么用,不想什么都跟着嘉嘉了,太累了。初中以前,我什么都跟着,连去公园踢足球,人家其他男孩都爸爸带着,我们家都得我,而且还得给他们做守门员。。。欣赏音乐还是只用我的感性好了,通常两个答案,好听,不好听。我听音乐说不出所以然,但心情不好时听点儿悲伤的音乐会流眼泪,就像看悲伤的电影会流眼泪一样。其实我也很想知道为什么?以前听一位钢琴学得很棒的小姑娘的妈妈说,孩子的老师在讲悲伤的曲子时会流眼泪,她家小姑娘也跟着流眼泪,而且老师会让孩子一首快乐一首悲伤的轮流弹。这位妈妈说她在旁边看着很抓狂。我说,向老师抗议,只弹快乐的,不弹忧伤的。呵呵。
嘉嘉去年上乐理课家长不让进去的,只有小朋友在里面,嘉嘉说有的家长怕孩子听不懂,让孩子用录音笔录音了。最好早点到,可以坐前面,听得更清楚。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6-14 23:31
噢,谢谢。早点到,坐前面,最好能录音一下,我也听听,讲些什么。
我们练的古董级的教材,也基本上快乐的、抒情的曲子交叉的。相对新版的教材,好象古典的比例多一点,不过这些古典的都是一些非常经典的,很熟悉的乐曲。
在曹家渡学乐理,顺路可以带她到市少年宫玩了,我们以前还很少去市少年宫玩的。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6-16 21:51
柴可夫斯基.拿波里舞曲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2OTEyMTk2/v.swf

作者: lblsds    时间: 2012-6-16 22:55
我比贫下中农还贫!

支持楼主,支持原创!

作者: happykitty    时间: 2012-6-18 08:58
zhw63 发表于 2012-6-14 23:31
噢,谢谢。早点到,坐前面,最好能录音一下,我也听听,讲些什么。
我们练的古董级的教材,也基本上快乐的 ...

原来你们学乐理和我们不是一个地方,我们是在静安区业余大学里。那你们应该会让家长进的吧,学双排键的人少,我们当时的阶梯教室里学生都坐满了。
好多古典的曲子也好听啊,特别好听。我当时听那位妈妈说时,觉得她们老师和孩子感情都太细腻了,如果搞专业是优点,如果只是玩玩,那样子敏感反而有负作用了。当初嘉嘉学琴,我都担心过这方面的问题,生活还是粗点儿好,不能太细了。呵呵。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6-18 09:37
哦,那就不是一个地方了,我们这次在“上海市春申旅游进修学院”
总的来说,我们弹抒情的乐曲更投入一点;但是从她玩琴时随意弹的乐曲看,基本上都是快乐的,而且弹得非常随心所欲。
我们比较内向的,“感情细腻”,倒是没感觉到过。
只是感到到她的忍性是很强的,可能她出生后,第三次打防疫针后(可能是一岁左右),就再也不哭了,也不害怕打针。脊髓穿刺、肠炎急性发作,出点泪,但没哭出声。这个,应该象我吧(呵呵,邱少云是我那个时代的英雄,小学课本上有的)。在我记忆中,还真不清楚她哭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 happykitty    时间: 2012-6-18 12:00
看出来了,天韵弹一些抒情的曲子很有感觉的,有忍性也是一大优点呢,人太敏感了,会伤感会少一些快乐的。

作者: tinacity    时间: 2012-6-21 13:15
真是好兴奋啊,把LZ学琴记的贴子,一到九都看了个遍,收获很多。
我也在上海,在贴子里找到好多有用的信息,受到很多鼓舞。

小孩子弹的真好,你应该把贴子放到WW或liba等地方,让更多人关注,让更多人了解双排键。
作者: tinacity    时间: 2012-6-26 14:33
期末考试了吧,祝论里的小朋友都考出理想中的成绩.

马上放暑假了,开心吧.
作者: maysnow    时间: 2012-6-27 16:08
学双排的太少了,我也希望能带孩子看看双排的音乐会啥的,让孩子知道琴将来还能这样玩。可惜,搜了半天也没找到啥。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6-27 22:39
tinacity 发表于 2012-6-21 13:15
真是好兴奋啊,把LZ学琴记的贴子,一到九都看了个遍,收获很多。
我也在上海,在贴子里找到好多有用的信息 ...

谢谢关注。
WW是旺旺吗?那儿我也是常常去看看的,只是学双排键的同学很少很少的,所以学琴的事很少谈及。篱笆还没去看过。
在上海的话,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的电子琴、双排键老师的。
小朋友是在雅马哈学习吗?有一个好起点就是成功的一半了。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6-27 22:57
maysnow 发表于 2012-6-27 16:08
学双排的太少了,我也希望能带孩子看看双排的音乐会啥的,让孩子知道琴将来还能这样玩。可惜,搜了半天也没 ...

学双排键的是很少的,呵呵,自娱自乐啦,就不管它了,如果有小朋友来家里玩玩话,手舞足蹈的,的确是很能吸引人的,常常是嚷着叫她弹一首快乐的,还会讨论喜欢那个部分。
音乐会是很少的,只看过三次,最近一次还是管风琴的。
这儿有一些日本小朋友的双排键视频:
https://www.cndzq.com/bbs/forum.p ... =%D0%A1%C5%F3%D3%D1
作者: tinacity    时间: 2012-6-28 09:11
zhw63 发表于 2012-6-27 22:39
谢谢关注。
WW是旺旺吗?那儿我也是常常去看看的,只是学双排键的同学很少很少的,所以学琴的事很少谈及 ...

准备去YAMAHA学了,小朋友才4岁,弹琴还太早了,而且我们是一点都不懂音乐的.

我发现你还是有基础的,看到你说的把以前老的电子琴拿出来练的,我家现在连老的琴都没有的.

WW是旺旺,学校的信息多点吧,现在很多地方全是择校的,要么就是钢琴学习,太单一了.

我想请教下:当初你怎么会去徐汇青少年活动中心学琴的?是碰巧,还是冲着老师去的.

我觉得你选的老师很好,而且你是位很有想法的家长,这么长时间能坚持下来,小朋友的进步很显著.
作者: tinacity    时间: 2012-6-28 09:13
我想选双排键的另一个原因,也就是因为冷门,亮一手,别人不会的,多新鲜啊.
作者: kellyyanyi    时间: 2012-6-28 10:16
tinacity 发表于 2012-6-28 09:13
我想选双排键的另一个原因,也就是因为冷门,亮一手,别人不会的,多新鲜啊.

我觉得,还是等孩子学琴了以后,让孩子决定吧,毕竟是她学习。

我女儿在北京这边的雅马哈学习,幼儿课程是从电子琴开始学习,儿童课时要决定学习方向,是双排键还是钢琴。
我女儿已经学幼儿课程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问过她三次以后要学双排键还是钢琴,她每次回答都是双排键。接下来这一年的时间,我还是会问她几次,让她多想想,好为儿童课作准备。
作者: tinacity    时间: 2012-6-28 10:27
kellyyanyi 发表于 2012-6-28 10:16
我觉得,还是等孩子学琴了以后,让孩子决定吧,毕竟是她学习。

我女儿在北京这边的雅马哈学习,幼儿课 ...

谢谢你和我分享经验~

作者: tinacity    时间: 2012-6-28 10:31
maysnow 发表于 2012-6-27 16:08
学双排的太少了,我也希望能带孩子看看双排的音乐会啥的,让孩子知道琴将来还能这样玩。可惜,搜了半天也没 ...

以后可以组织下让双排琴童私下举行自己的演奏会,我们家还小,可以先来看看哥哥姐姐弹琴~

论坛是可以按地区多搞点类似的活动的,增加交流.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6-28 11:06
tinacity 发表于 2012-6-28 09:11
准备去YAMAHA学了,小朋友才4岁,弹琴还太早了,而且我们是一点都不懂音乐的.

我发现你还是有基础的,看到 ...

刚开始学时,也是很随意的,当初学电子琴本意也是玩玩的。
当时找过三家,徐家汇的好来坞、还有巾国园的,正好活动中心有报名,所以最后就定了。很有运气的。
学双排键也是因为更好玩,当时也问过电子琴老师,她说要1.25~1.3m以上,我想是不是不要我们呀?就到外面去打听。后来老师让我们一对一的跟她学电子琴。呵呵,我看到了希望,就又学了一年一对一的电子琴课,后来就跟老师学双排键了。
老师是很好的,严格而不严历。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6-28 12:05
本帖最后由 zhw63 于 2012-6-28 12:13 编辑
tinacity 发表于 2012-6-28 09:13
我想选双排键的另一个原因,也就是因为冷门,亮一手,别人不会的,多新鲜啊.


呵呵,是的,那台大玩意,玩起来很刺激的。
钢琴、小提琴,本人感觉枯燥了点。读书时,80年代吧,上海的调频台,我曾经连续听过二三个月的钢琴、小提琴的“练习曲时间”,想熏陶熏陶,但给我留下了不十分好的印象。最喜欢的一档节目是轻音乐类的曲目,保尔.莫利亚、詹姆斯·拉斯特。上海、广州的轻音乐,当时在全国的也是最领先的。
作者: maysnow    时间: 2012-6-28 12:08
碰到好老师是运气。我们的老师主要是教钢琴的,因此怕早晚要转钢琴,我本人还是更喜欢数码一些,毕竟数码的都很强悍,很好玩很方便!
不过上次老师透露他的师傅是玩电子琴的,不知道将来是不是能继续沿电子琴的路学下去。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6-28 19:04
maysnow 发表于 2012-6-28 12:08
碰到好老师是运气。我们的老师主要是教钢琴的,因此怕早晚要转钢琴,我本人还是更喜欢数码一些,毕竟数码的 ...

我也是更喜欢电子类的一些。
上海的话,还是有很多优秀的电子琴老师的。找找看。
作者: happykitty    时间: 2012-6-28 22:06
呵呵,这小孩子喜欢什么还真受大人的影响,毕竟开始几年是要大人和小孩一起坚持的。嘉嘉这两天完全被他老师震住了,直说钢琴太好听了。如果给他一位高手电子琴老师,估计他也会被震住的。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妈妈们喜欢钢琴的比较多,爸爸们更爱数码。
作者: tinacity    时间: 2012-6-29 08:35
zhw63 发表于 2012-6-28 12:05
呵呵,是的,那台大玩意,玩起来很刺激的。
钢琴、小提琴,本人感觉枯燥了点。读书时,80年代吧,上海 ...

哈哈,所以说爸爸出手必是精品啊~~

我觉得在小孩子的教育中爸爸占有战略性的地位啊.

可惜现在很多家庭,爸爸的参与度不高,LZ真是很用心的好爸爸,真应该多生几个娃,高质量.
作者: tinacity    时间: 2012-6-29 08:37
其实上海要找好的钢琴老师也难的,必竟每个家长的要求不一样,有的要考级的,有的要弹玩玩的.

电子琴老师就更少更难判断了.

其实在小孩小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好的音乐启蒙老师,这个更难了.
作者: tinacity    时间: 2012-6-29 08:39
我觉得坚持学琴,比坚持学奥数好.


作者: kellyyanyi    时间: 2012-6-29 11:26
tinacity 发表于 2012-6-29 08:39
我觉得坚持学琴,比坚持学奥数好.



我女儿的数学进展较慢,20以内的加减法一般靠猜。
作者: tinacity    时间: 2012-6-29 12:56
kellyyanyi 发表于 2012-6-29 11:26
我女儿的数学进展较慢,20以内的加减法一般靠猜。

这个要训练的,基本靠背,一天20-50题,保证进步神速.HAHA~

一般算的快的,肯定家里一直在练的.何况你们现在才六岁.
我们现在四岁,5以内加减还没搞好呢.
不急,慢慢来.

好象学会用钱,找零钱,对口算很有帮助的,可以试试.小学的题目里也有关于人民币的应用题的.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6-29 22:07
tinacity 发表于 2012-6-29 08:35
哈哈,所以说爸爸出手必是精品啊~~

我觉得在小孩子的教育中爸爸占有战略性的地位啊.

很一般,没有传说中的.....
“爸爸参与度不高”,妈妈放手些吧,不必感觉管小孩是妈妈天经地义的。
也许在您眼里看不惯爸爸的某些方法时,那么就不妨大胆认可这种“不同”的方式吧。反正大方向是一致的。
作者: maysnow    时间: 2012-7-3 11:07
tinacity 发表于 2012-6-29 08:39
我觉得坚持学琴,比坚持学奥数好.

不一样的,没可比性,关键看孩子适合哪个。
作者: tinacity    时间: 2012-7-3 14:04
maysnow 发表于 2012-7-3 11:07
不一样的,没可比性,关键看孩子适合哪个。

学奥数,1000个孩子里,可能只有一个是适合的.

而学琴,或者说学音乐,作为业余爱好,那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的.

现在学奥数,都是没办法,毕竟现在学校数学考试里有奥数题,必须跟着走.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7-8 00:33
乐理课
早早地去了,6-8级乐理是《实用少儿乐理教程》,9-10级是《电子琴即兴伴奏讲义》,反正以后也要学的,都买了,回来看看。
又遇到老同学了,交流了一下,我们和电子琴是同步的,都是七级,反正都听老师的安排,大家七级后开始都考了,又碰面了。最初16人的大班,据说到现在,包括我们在内还剩下四位,参加这次考级是有三位。学琴不易,我们这几位铁杆的就准备奋斗到底了。
七级六次课,共12小时,最后一次是考试,实际是五次课。但是,我们有二次缺课了,一次是下周比赛,还有一次是参加学校组织的为期一周的北京升旗手训练营(实际上是半游玩的)。北京,向往己久了,原打算带她去庐山,可能对庐山没什么概念,积极要求去北京,就让她大热天去吃吃苦吧,不小了,该独立生活了。也算是在小学阶段,让她对小学能留下点深刻的记忆吧。
乐理课,任务不轻,5次缺3次,打六折,争取能录音,多少能弥补点,加上六级的还得补补,困难不小,但愿她能顺利过关。
上课想录音,结果远了,效果非常不好,现在,只能让她一边听,一边回忆了。
第一课:六级没学过的请举手,一半。还真不少。所以第一节课就主要复习六级的乐理内容了。
笔记上记了八道题目,从音高到和弦的转位,对的填V,错的填X,她填了三个X。看样子是考查他们的六级乐理的掌握能力的。
晚上,陪她复习了一半,看了一下,这部分内容,部分以前寒假时,我和她讲过,但是老师讲的,效果就是好。我讲的怎么成天书了呢,就是很难进驻她的大脑。看来方法是重要的,以后耐心点。
这次,就当是我不懂,我笨,你来开导开导我吧。

1.简谱改写为五线谱。
2.谱号、音符的画法,以前很随意地画的,原来还是很有讲究的。
3.唱音,比在我面前唱得象样多了,听录音,她放声唱了。大概以前我总说她唱不好,在我面前唱时总缩头缩脚的。
4.听写单音。白键、黑键、上、下、脚键盘,各种常用的音色基本上都没问题了。这个,我算是彻底地废了,绝对音高听不出来了,如果先来个相近的基准音,还好对付对付。
5.听写双音,这个问题也不是很大。你去会吧,就不要来为难我了。
6.一些基本概念,但是,三个等音、音的分组,这些要复习复习,以前没和她说过。

明天接着复习后半部分。

作者: 天向梅梢    时间: 2012-7-8 09:34
乐理这样学学真好,看来还是得上课听老师讲解。
作者: zhw63    时间: 2012-7-8 23:45
本帖最后由 zhw63 于 2012-7-8 23:47 编辑

接98楼乐理课
7.节拍与节奏,讲了一小时,很多内容。
没谱子的,老师弹,学生直接跟唱,会滞后一点,但要正确。
区分:大切分与小切分,大符点与小符点
节奏的强弱音特点。
分辨出乐句:有呼吸的地方;一小节内有满拍音,也有可能是一的乐句的结束。
乐曲的结构。
写节奏要点:首先,节奏要正确;第二,音要正确。
方法:用左手打节奏(可能是为了右手在琴上能摸出音来),辨别出节奏,“哒哒哒”的唱,注意听出每个小节中的节拍;第二步,就可以把音写上去了。
做了二个听老师弹钢琴,记录节奏的练习。

今天双排键上课:
1.三组音阶共六条的音阶及和弦,不行,还没一下弹过这么多的,以后要每天多练练了;还有,速度还没跟上。
2.40#交响曲,基本上可以了,但有几处细节上还要多练练,特别是没有旋律的,强节奏部分,这也是这首现代曲的风格。脚音量控制,要控制得要位。看来,从现在开始,要多练练脚音量控制了,在练习曲中、在乐曲中,有强弱的,都要练习练习。以前都是一遍的,倒计时了,现在开始,一次弹二遍。呵呵,临阵磨刀,变得也够卖力了。
3.冥想曲,上周老师说,这周把冥想曲练习了。总算大体上练成了。指出的问题:三连音要弹好;部分和弦有错的;有些指法老师安排了一下。
G弦上的咏叹调,第二旋律有多处没弹好。老师把冥想曲和这首乐曲作了一下比较,这是七级乐曲中,最抒情的二首乐曲,一定要投入,要弹好。
老师问了一下:去听乐理课了吗?好,那今后我要常问问你了。这样很好的,不要学完了乐理,就了事了,以后学曲子时,要常常问问相关的知识。




欢迎光临 第一键盘 - 电子琴在线论坛 (https://www.cndzq.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