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键盘 - 电子琴在线论坛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10|回复: 7

[推荐]向大家介绍《行星组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7 23: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嗯,我发现一个秘密,好像没有多少贴子是讲经典的音乐作品的。
    连上传的演奏也没有多少介绍。我是学理的嘛,所以总喜欢探究所以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而不仅仅是单独的一首乐曲。
    对于咱们这行,应该多知道各种经典。毕竟只有我们可以去最逼真地一个人去演奏它们。我们不研究谁来研究呢?
    那么我来开个局,我先讲讲行星组曲。我非常喜欢这套组曲。当然,可能大家一般对它没有什么感觉。所以我来说一说。
    我挂了三个月的个性签名都说的是《火星》《木星》。我七八月趁木星还在天上的机会“啃”下了木星(注意,还没“雕”,只是啃)。现在,火星日落后已经升了不低了,所以正在抓紧啃火星,啃了一半了。等我练好了一定给大家上传。
    好,下面我们开始。


[right]「该帖子被 luxin 在 2005-11-18 0:32:06 编辑过」[/righ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00: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们来摘抄一下洪恩公司出的光盘《震撼》(或者它的网络版《乐海流连》,二者是一样的)对它的讲解。
    它的作者是霍尔斯特。我们先来介绍组曲,再来讲作者。

    《行星》组曲是一部庞然巨著,整个作品分为七个乐章,分别以九大行星中的七个星球(地球和当时尚不为人类所知的冥王星除外)命名,而且乐队编制也异常庞大,启用了一般很少登台的低音长笛、低音双簧管、低音单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号等管乐器,以及管风琴和众多的打击乐器,在最后一个乐章中还有一段六声部的女声合唱(有时亦以两支独奏长笛取代)。如此众多的乐器的组合产生了丰富的音响色彩,如在"火星"乐章的一段音乐中,乐队的全奏展示出了地动山摇的气势。但也许正是由于《行星》组曲本身及其乐队编制过于庞大,这部作品一般很少全曲演奏,通常仅演其中的三、五个乐章,有时则只是单独演奏一个乐章。

  就《行星》组曲的意义来说,该曲与纯粹的天文学并无关系,而仅仅是建立在古代勒底人、中国人、埃及人和波斯人所熟悉的"占星术"之上的。关于这一点,霍尔斯特在 1920年全曲公演时曾这样对记者说:"这些曲子的创作曾经受到诸行星的占星学意义的启发。它们并不是标题音乐,也不与古代神话中的同名神仙有任何联系。如果需要什么音乐上的指引,那么,尤其是从广义上来说,每一曲的小标题足以说明与某些庆典活动有关的那种礼仪性的欢乐。例如,土星带来的不仅是肉体的衰退,它也标志着理想的实现,而水星则是心灵的象征……"
  这里主要介绍第一乐章(火星)与第四乐章(木星)


  第一乐章 火星--战争使者 霍尔斯特是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完成这一乐章的。因此有人认为,作曲家的这段音乐是对当时迫在眉睫的战争的预言。确实,这一乐章的音乐,尤其是由打击乐器和弦乐器弓杆击弦奏出的蛮横、激昂的渐强节奏型,暗示出军队在行进,给人以一种咄咄逼人的紧迫感(片段1)。

  第二乐章 金星--和平使者 与上一乐章凶残的战争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乐章显得格外宁静安谧。它使人想起了一个没有电闪雷鸣、远离战争喧嚣的世外桃源,到处呈现出一派和平安乐的景象。

  第三乐章 水星--飞行使者 据说,水星不仅是带有翅膀的信使的象征,也是窃贼的保护神。因而,这一乐章的音乐异常机敏灵活,是一首急板谐谑曲。俏皮的旋律就是信使的写照,他正忙碌于走家串户,为人们带来福音与欢乐。乐曲旋律带有民歌风格,表现出人们为飞行使者的光临与他所带来的信息而欢庆歌舞的情景。

  第四乐章 木星--欢乐使者 与其它乐章相比,这一乐章构思宏大,篇幅也较长。整个乐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气势异常浩荡,欢乐的情绪犹如一幕幕场景,此起彼落,绵亘不绝。这一乐章经常被单独演奏,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通俗音乐作品。 乐章的第一部分分为三个主题。第一主题为C大调,快板,2/4拍,喜悦的情绪十分明显(片段2);第二主题充满生机,热情洋溢,富有气势(片段3);第三主题转为3/4拍,象一首民间舞曲,气氛热烈(片段4)。 乐章的第二部分为一首雄壮的"欢乐颂歌",类似东方五音音阶的旋律,亲切感人,朴实生动,又不乏庄严与伟岸(片段5)。 乐章的第三部分为第一部分的反复。

  第五乐章 土星--老年使者 "土星"乐章是《行星》组曲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也 是经常被单独演奏的段落。乐章以长笛、大管和两架竖琴奏出的由两个邻音交替构成的固定节奏为开始,它象征着老年人蹒跚、滞重而单调的步态,是时光消逝与体力趋向衰退的写照。

  第六乐章 天王星--魔术师[em194] 这段音乐也是《行星》组曲中的精彩段落。霍尔斯特在这里运用了变幻无常的调性和配器色彩,以及力度的突兀变化等现代作曲手法,从而达到了扑朔迷离的魔幻般的效果。

  第七乐章 海王星--神秘主义者[em194] "海王星"这最后一个乐章,在给人以娴静温柔之感的同时,又表现出神秘莫测与朦胧的太空景象。乐章的第一主题就是以这种色调构筑起来的。霍尔斯特以钢片琴、竖琴和小提琴的大量运用,成功地渲染出一种迷茫的神奇景象。

我给出文章的出处。还可以有几小段的乐曲片断。当然至于这段是洪恩整理的还是它抄录别人的,就不是我的负责区了。

http://www.hongen.com/art/gdyy/amqbl/ga51301.htm


[right]「该帖子被 luxin 在 2005-11-18 0:51:12 编辑过」[/righ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01: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说说作者:
  古斯塔夫·霍尔斯特 (Gustav Dheodore Holst,1874-1934),英国作曲家。生于具有瑞典血统的音乐家庭,父母都是音乐家,因此霍尔斯特从小就生活在音乐氛围浓郁的家庭气氛中,并且很早就取得管风琴、钢琴和指挥的演出经验。1893年他19岁入英国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师从斯坦福学作曲,还学习钢琴、管风琴、长号,加入英国籍。后在歌剧乐队中任第一长号手、管风琴手。1905年起,曾提任过伦敦圣保罗女子学校音乐科主任,皇家音乐学院作曲教授。研究过梵文并对东方哲学深感兴趣。作品富有独特的个性,偏爱于运用多调性技法。
    在霍尔斯特的履历中,音乐教师的职业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但他依然醉心于作曲。当然他并不属于高产作曲家,作品数量非常有限,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歌剧、歌曲以及合唱作品。在他编写的为数不多的管弦乐中,却产生了一部非常轰动的作品,也就是《行星组曲》。其实这部作品的诞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20世纪初,“占星术”在西方极为盛行,而各种有关灵学的研究会也在这一时期纷纷建立自己的研究机构。这些超验的活动也吸引了许多艺术家的兴趣,如俄国钢琴家、作曲家斯克里亚宾、爱尔兰诗人叶芝等都曾对此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亲历这种超验的体验。霍斯特尔创作这部《行星组曲》也正是出于对占星术的兴趣。
  其代表作有为供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组曲《行星》(作品32,由七个乐章组成),歌剧《赛维特丽》、《在野猪头酒家》,舞剧《大笨蛋》、管弦乐《圣保罗组曲》等,其中《行星》组曲最为著名。

以上是从《震撼》和一些网络上的评论中整理合成的。



[right]「该帖子被 luxin 在 2005-11-18 1:54:39 编辑过」[/righ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8 09: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戴妃就非常喜欢听邵恩指挥的交响乐《行星组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8 17: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排键电子琴版本我只了解到有里面的《火星》《木星》

《火星》有两个版本。

1。《平沼由利》交响曲的版本。 对应机型为EL-90/87
   音色实在不感恭维。

2。《HELLO-900M VOL。4平沼有梨》(不清楚为什么作者名字的翻译变了)
  对应机种:EL/900M/900/900B/700/500/400/200
  谱子明显要比90的难,音色效果好! 只对应机种900M。功能运用很强!

SOqgZpe3.jpg

《木星》 古典版本有2个

1。《渡边睦树》交响曲。对应机种EL-90 

2。《HELLO-900M VOL。2渡边睦树》
对应机种:EL/900M/900/900B/700/500/400/200
音色编的更细腻, 乐谱稍不同于90的版本。

AKy6uob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9 10: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练的是平沼的火和渡边的木。其实我不爽的地方是,改成电子琴曲总是要亏损一些音。

在戴妃的葬礼上还演过土星(一说木星,不过我个人认为土星更适合在葬礼上)

前夜火星高悬,我练火星,练着练着,突然特别的害怕,都快吓哭了
这说明霍尔斯特还是很有两下子的。

我认为我对它的理解要深一些,我又观天,又听,还又练,还有懂一点点占星术。原来我以为这组曲很不起眼,没想到在百度上搜了一圈,发现这组曲还是大大的有人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20: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 LuXin 在(2005-11-18 0:33:15)的发言
首先我们来摘抄一下洪恩公司出的光盘《震撼》(或者它的网络版《乐海流连》,二者是一样的)对它的讲解。
它的作者是霍尔斯特。我们先来介绍组曲,再来讲作者。

《行星》组曲是一部庞然巨著,整个作品分为七个乐章,分别以九大行星中的七个星球(地球和当时尚不为人类所知的冥王星除外)命名,而且乐队编制也异常庞大,启用了一般很少登台的低音长笛、低音双簧管、低音单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号等管乐器,以及管风琴和众多的打击乐器,在最后一个乐章中还有一段六声部的女声合唱(有时亦以两支独奏长笛取代)。如此众多的乐器的组合产生了丰富的音响色彩,如在"火星"乐章的一段音乐中,乐队的全奏展示出了地动山摇的气势。但也许正是由于《行星》组曲本身及其乐队编制过于庞大,这部作品一般很少全曲演奏,通常仅演其中的三、五个乐章,有时则只是单独演奏一个乐章。

  就《行星》组曲的意义来说,该曲与纯粹的天文学并无关系,而仅仅是建立在古代勒底人、中国人、埃及人和波斯人所熟悉的"占星术"之上的。关于这一点,霍尔斯特在 1920年全曲公演时曾这样对记者说:"这些曲子的创作曾经受到诸行星的占星学意义的启发。它们并不是标题音乐,也不与古代神话中的同名神仙有任何联系。如果需要什么音乐上的指引,那么,尤其是从广义上来说,每一曲的小标题足以说明与某些庆典活动有关的那种礼仪性的欢乐。例如,土星带来的不仅是肉体的衰退,它也标志着理想的实现,而水星则是心灵的象征……"
  这里主要介绍第一乐章(火星)与第四乐章(木星)


  第一乐章 火星--战争使者 霍尔斯特是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完成这一乐章的。因此有人认为,作曲家的这段音乐是对当时迫在眉睫的战争的预言。确实,这一乐章的音乐,尤其是由打击乐器和弦乐器弓杆击弦奏出的蛮横、激昂的渐强节奏型,暗示出军队在行进,给人以一种咄咄逼人的紧迫感(片段1)。

  第二乐章 金星--和平使者 与上一乐章凶残的战争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乐章显得格外宁静安谧。它使人想起了一个没有电闪雷鸣、远离战争喧嚣的世外桃源,到处呈现出一派和平安乐的景象。

  第三乐章 水星--飞行使者 据说,水星不仅是带有翅膀的信使的象征,也是窃贼的保护神。因而,这一乐章的音乐异常机敏灵活,是一首急板谐谑曲。俏皮的旋律就是信使的写照,他正忙碌于走家串户,为人们带来福音与欢乐。乐曲旋律带有民歌风格,表现出人们为飞行使者的光临与他所带来的信息而欢庆歌舞的情景。

  第四乐章 木星--欢乐使者 与其它乐章相比,这一乐章构思宏大,篇幅也较长。整个乐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气势异常浩荡,欢乐的情绪犹如一幕幕场景,此起彼落,绵亘不绝。这一乐章经常被单独演奏,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通俗音乐作品。 乐章的第一部分分为三个主题。第一主题为C大调,快板,2/4拍,喜悦的情绪十分明显(片段2);第二主题充满生机,热情洋溢,富有气势(片段3);第三主题转为3/4拍,象一首民间舞曲,气氛热烈(片段4)。 乐章的第二部分为一首雄壮的"欢乐颂歌",类似东方五音音阶的旋律,亲切感人,朴实生动,又不乏庄严与伟岸(片段5)。 乐章的第三部分为第一部分的反复。

  第五乐章 土星--老年使者 "土星"乐章是《行星》组曲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也 是经常被单独演奏的段落。乐章以长笛、大管和两架竖琴奏出的由两个邻音交替构成的固定节奏为开始,它象征着老年人蹒跚、滞重而单调的步态,是时光消逝与体力趋向衰退的写照。

  第六乐章 天王星--魔术师[em194] 这段音乐也是《行星》组曲中的精彩段落。霍尔斯特在这里运用了变幻无常的调性和配器色彩,以及力度的突兀变化等现代作曲手法,从而达到了扑朔迷离的魔幻般的效果。

  第七乐章 海王星--神秘主义者[em194] "海王星"这最后一个乐章,在给人以娴静温柔之感的同时,又表现出神秘莫测与朦胧的太空景象。乐章的第一主题就是以这种色调构筑起来的。霍尔斯特以钢片琴、竖琴和小提琴的大量运用,成功地渲染出一种迷茫的神奇景象。

我给出文章的出处。还可以有几小段的乐曲片断。当然至于这段是洪恩整理的还是它抄录别人的,就不是我的负责区了。

http://www.hongen.com/art/gdyy/amqbl/ga51301.htm

谢谢卢欣姐姐,下周读谱可要交作品,有了这些讲解,对我有很大启发了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0 22: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卢老师的介绍,这些名曲还真该了解一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新闻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重要通知】|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第一键盘 - 电子琴信息网 - 电子琴在线论坛 ( 粤ICP备14036084号 )

GMT+8, 2024-3-28 20:30 , Processed in 0.12343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