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电子琴信息网专家讲座

沈晓明教授谈双排键电子琴之(十)

辅助训练法(上)

电子管风琴辅助训练法是沈阳音乐学院电子管风琴系针对电子管风琴的演奏技术特点和中国电子管风琴演奏主体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一项教学科研成果。在演奏技术方面,它沿袭了传统管风琴多层键盘的形制和手脚并用的演奏形式,但是手键盘的演奏又与钢琴、手风琴等传统乐器有所不同。电子管风琴的功能及演奏特点,客观上为演奏者在形体运动上提出了比一般乐器更高的要求,因而,不通过专门的、特殊性的心态及体能训练则难以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手脚并用、全身协调运动这种能力的训练应从儿童时代开始方能奏效,而大多数的中国电子管风琴的学习者和演奏者又错过了良好的训练时机,所以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进行特殊的“补课式”地训练方能使电子管风琴演奏者的演奏技能、技巧迅速提高。

辅助训练法
沈阳音乐学院在电子管风琴专业创办的第六个年头开始,教学成果就崭露头角,在国内外比赛活动中频频获奖,令国内外音乐界的同行瞩目,他们的辅助训练法电子管风琴教学内容包括:无键盘练习、有键盘无声练习和有键盘有声无意识练习。不言而喻,辅助训练是常规训练的前提和准备,其功能是为正常训练及演奏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生理及心理的环境。
辅助训练包括“无键盘练习”和“有键盘练习”两大步骤。其中“有键盘练习”中又可细分为:“无声练习”和“有声练习”两个步骤。

(一)无键盘练习
无键盘练习是指学生在不接触琴体的状态下对其演奏时所需要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调整的辅助训练法。旨在使学生实现全身心高度放松,使其身体机能进入无意识运动之自然状态,并在自然状态中寻找并体验最适合训练主体的演奏动作——自然的动作。通常采用的方法和步骤有:散步、变速跑、静坐等。
1.散步:散步即通常漫步行走,可在室内训练,也可在室外进行。与通常散步有所不同的是:其目的不是为了活动筋骨,而是寻找并体验身体在自然运动状态下的感觉。
2.不平衡:在散步状态下,受训者可有意识地改变身体形态,使身体重心转移而失衡,如上身向前或向后方自然倾斜;之后即转向相反方向做同样的动作。以感觉人体之本能地“平衡”调整。如此动作,循环往复,即会出现“钟摆式”摇动。而随着“摆动”频率的提高,脚步会自然加快,在运动惯性的作用下,腿脚的运动速度与上身的摆动速度达到运动中的相对平衡时,便形成的“跑”的状态。于是,便自然进入下一步骤:变速跑。
3.变速跑:变速跑是慢速跑与快速跑交替运动形式。慢速跑是散步加速的结果。而慢速跑之加速,便形成了快速跑。在“跑”的过程中,速度可自由地加快或放慢,因而称“变速跑”。同样,“跑”的目的,绝非单纯地腿脚体能训练(当然,这种训练对腿脚演奏之灵敏度的效果较为突出),而是对身体自然运动之平衡与失衡状态的心理体验,同时也是对演奏中节奏及速度变换之生理机能反应能力的训练。
4.静坐:当通过散步及变速跑等运动使身体实现自然放松之后,受训者便可静心安坐,放松地坐到椅子上,双手下垂,心平气和,排除杂念,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忘我”的境界。在放松状态下,受训者可让身体自然失衡而出现“钟摆式”摇动。随其惯性,由腰带动腿,之后是手,在下意识状态中抬起——放下——抬起——放下……,这就是最原始的“下键”动作和“连音”动作。
静坐是一个过渡阶段,是从散步的由动入静,又自然地由静入动。但这时的“动”已经和初时的运动有了本质的区别,它已是人体本能的自然律动了。之后,便可进入有键盘无声练习。
5.其他方法:除上述方法之外,施训者和受训者均可根据“无键盘练习”的宗旨和原则灵活地、创造性地开发出多种形体训练方式。如:站立式、推墙式、拉杆式等。

(二)有键盘无声练习
有键盘无声练习是在琴体电源关闭的前提下,在键盘上做各种自由演奏动作(没有固定音高的限制)。这一步骤是无键盘练习状态的延续。这种训练方法又称“太极式练习法”,是辅助训练法的中心环节。
由于电子管风琴的演奏从“心理状态”到“形体状态”均与我国传统健身术太极拳法极其相似,所以“有键盘无声练习法”的创研者在此吸收借鉴了太极拳的演练方法。
太极拳演练要求:“心静”,排除杂念,注意力集中,讲究“用意”,其动作要求“完整一气”,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照顾,毫不散乱,前后连贯,绵绵不断。其拳法大致有以下四个特点:
1.轻松柔和
太极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2.连贯均匀
整套太极拳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停顿的地方。整套动作演练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连贯,好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3.圆活自然
太极拳的动作要求上肢运动处处带有弧形,避免直来直往,动作圆活、自然、流畅,这是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状态的。
4.协调完整
太极不论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的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一体,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密切配合。在练习的过程中,要以腰为轴,手脚的许多动作都由躯干来带动,并且互相呼应,切忌上下脱节或此动彼不动,呆滞脱节,支离破碎等现象。
这与电子管风琴的演奏要求基本吻合,因此,“有键盘无声练习”这一步骤的训练目的及要点则在于体验并掌握“太极精神”。
练习要领:
1.注意放松,不用拙力
这里所说的“放松”,是指身体在自然活动或自然稳定的前提下,肌肉和关节呈最大限度的松驰状态。而身体各部位(头、躯干、四肢)的运动都是在松驰状态下的自然运动,在这种自然运动中产生的“力”则不是“拙力”、僵劲。
2.弧形运动,连贯圆活
弧形运动是电子管风琴演奏的最佳运动方式。因为这种运动方式符合人体的自然运动规律,能够有效地保证使身体各机能的运动柔顺、均匀、协调。
练习方法:上肢双手推圆(划圆圈动作),从推“小圆”开始,逐渐放大;下肢也是如此。
3.速度均匀,由慢而快
速度均匀,旨在使学生寻找并感受人体自然的、本能的节奏律动。训练时,最初宜慢不宜快,以慢动作为基础,由慢而快。待熟练之后,无论动作是慢是快,都会从头至尾保持律动的均匀。
4.意念引导,意动身随
在练习过程中要以自然放松状态下的意念引导动作,并将意念灌注到动作中去。如欲做抬手动作时,先在意念中将手抬起,然后再落实到手上;欲做双手推按和弦的动作,则先有推按和弦的想象,再实施其动作。待熟练之后,便可将这一过程转化为下意识的、自然的运动过程。
5.上下相随,周身协调
电子管风琴的演奏是全身性的形体运动。这就要求运动中始终恪守以腰为轴,以躯干带动四肢之原则。上下肢体要协调运动。“上下相随,周身协调”,从理论上不难理解,但操作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训练时,先从脚部开始,即先锻炼下肢的支撑力量和掌握脚部的演奏动作要领。之后,再通过全部动作的连贯练习,使脚部与躯干及上肢动作相互配合,逐步达到全身各部位的协调运动。在训练过程中,无论是身体某部位的单项练习还是综合练习,都要求上下相随、内外合一。
6.虚实相应,重心稳定
虚,即动作的意念;实,即动作的实施。虚实相应,即触键部位(手指、足尖)由虚而实、由实而虚连贯自然。音未到意先到,音已断意不断(在有声练习中的“音”为实音,在无声练习中的“音”则为触键感觉)。重心稳定,即指演奏过程始终保持舒适稳定的演奏姿态。特别是足部的演奏,凡遇到复杂的动作,应先把身体稳住再提腿换键。当做远距离触键动作时,应先落脚,之后再慢慢改变身体重心,同时整个躯体应与之配合:沉肩、松腰、松胯。手指触键的虚实动作亦具有调整身体重心,保持躯体稳定之作用。按此要领练习一段时间后,无论动作之难易,均可避免演奏中身体左右摇摆、上重下轻等不稳定问题。
7.呼吸自然,心平气和
在练习过程中不能因动作频率和强度而引起呼吸紧促。事实上,如果训练得法,轻松柔和的太极式动作本不会对正常呼吸产生负面影响。然而,呼吸问题在训练过程中又不能不引起注意,因为呼吸不自然,正是动作不得要领的侧面反映。呼吸自然,即指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应按照自己的习惯及演奏动作特点来调整呼吸。呼吸与演奏动作相互顺应,自然配合,即自然地随着演奏速度的快慢和动作幅度的大小来随机调整。
以上要领在实际操作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心不静则难以使意念集中,亦难以使意念与动作相合,更达不到连贯和圆活的要求。而如果上体过分紧张,虚实重心掌握不好,也不可能做到周身协调,呼吸也就谈不上“自然”了。

(三)有键盘有声无意识练习
有键盘无声练习结束后,便可进入有声无意识练习阶段了。这一步骤是辅助训练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辅助训练向常规训练的过渡阶段。
有键盘有声无意识,即在保持“无声练习”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下打开琴体电源,进行有声练习。这是一种无意识、无“目的”、无“想法”的纯放松式的练习。音量可由小渐大,不顾虑所弹音符的对与错,大脑的作用不是用来指挥演奏动作,而是用来客观地观察与记录其演奏状态。把放松状态中一些优秀动作、奏法、感觉等记录下来,存储到记忆中去。待练习者感到全身松透之后,加入音阶和练习曲,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控制其速度与力度。
以上是电子管风琴辅助法的基本步骤、要领和方法。在实际训练中,可根据训练环境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训练时间及进度一般为:
无键盘练习:散步、变速跑、静坐等,约40~90分钟。
有键盘无声练习:达到松透、拉通肌肉之功效,约30~60分钟
有键盘有声无意识练习:约30~40分钟。
完成上述三大步骤训练之后,便可进入常规训练。
如上所述,辅助训练是常规训练的准备,对常规训练具有直接的影响效用,特别是对于某些技术难度较大的曲目,在常规训练前实施辅助训练,其效用则更为明显。下面举几个实例。
例1:

在例1《挪威森林》的这个片断中,乐曲速度的发展呈渐快趋势,音符的时值从八分音符逐渐过渡到十六分音符的四连音。乐曲的这种速度变化,与变速跑的生理与心理感觉是一样的。因此,通过变速跑的训练可使受训者很快与之相适应。
例2:

例2《巴赫第二管弦乐组曲》,速度为Allegretto,即每分钟演奏114个四分音符,全曲低音声部都用双脚足尖演奏,演奏起来,脚部动作像跳芭蕾舞一样,同时要求上肢动作与之高度协调。练习这首乐曲,脚部技术要求比较高,难度也比较大。在练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顾此失彼,全身难以协调的问题,特别容易出现下肢肌肉紧张等现象。而如果只注意到下肢的演奏速度,上身又容易产生紧张感。即上下肢分别练习较容易,而结合起来难度相当大。
演奏这首乐曲,首要解决放松问题,之后是全身运动的协调性和提速问题。因此可通过有键盘有声无意识练习的方法加以解决:如先在琴上寻找散步的感觉,放慢速度演奏,之后自然进入“太极状态”,可暂不顾及错音和节奏。演奏的速度和音乐表现可随身体的自然动作反应相应变化(如前文所述“不平衡状态”)。然后可随着身体惯性自然进入变速状态,与乐曲的节奏变化相适应。
例3:

例3《挪威森林》(片断),演奏速度为每分钟103拍,节奏抒缓,旋律富有歌唱性。抒缓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对触后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如力度均匀、触键动作连贯、圆活,没有因突然产生的爆发力而引起的刺耳音响。这就要求在演奏中遵循太极运动的原则,自然、放松,不能使用“拙力”,否则容易产生生硬的音响,与音乐整体效果不相吻合;身体呈弧线状运动,动作要连贯;同时,呼吸要均匀。这样才能达到触后技术的最佳演奏效果。


版权所有: 沈晓明/《乐器》杂志/《中国电子琴信息网》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连接 - 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