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键盘 - 电子琴在线论坛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1|回复: 1

[管风琴] 中国管风琴研究会正式成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5 22: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管风琴研究会正式成立

2017年9月4-8日,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哈莱姆国际管风琴音乐节与日本雅马哈音乐振兴会协办的“北京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在京举行。本次音乐节历时五天,举办了13场大师班与讲座,8场音乐会,6场比赛,获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音乐节期间,举办“中国管风琴研究会”成立仪式,周海宏副院长出席并致辞,音乐学研究所贾国平所长为研究会揭牌。研究会经学校批准,由音乐学研究所管理,旨在整合国内外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优秀教学资源,打造国际高水准音乐学术品牌。


2017-9-15-1.jpg 2017-9-15-2.webp.jpg 2017-9-15-3.webp.jpg

在学校积极支持下,近几年电子管风琴专业茁壮发展。2010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七届电子管风琴比赛与学术论坛;2011年出版了管风琴演奏教材《管风琴演奏艺术》上下册,以及多部音像作品;2014年,“日本雅马哈音乐振兴会”与“北京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合作举办音乐节并举办选拔赛;2015年出版了第一本涵盖华语语种的专业管风琴工具书——《管风琴大字典》;2016年,本音乐节正式与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哈莱姆国际管风琴音乐节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中央音乐学院-哈莱姆奖学金”项目,每届选拔支持5名学生赴欧洲学习。近年来电子管风琴专业的学生先后6人次获得管风琴国际比赛奖项,在国内外举办了50余场管风琴师生专场音乐会、讲座及大师班。

这些成果为中国管风琴研究会的成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电子管风琴专业以其高水平的艺术水准,成为业界领军先锋。“北京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的管风琴音乐盛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12: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我国电子管风琴专业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思考》


(在第二届中国音乐院校电子管风琴发展研讨会上的学术报告)


报告人:沈晓明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与会各院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星海音乐学院的领导和为本次会议的召开做了大量工作的星海院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本次会议的召开星海院的领导聘请了这么多国内外专家到这里为我国电子管风琴专业教育的下一步发展进行讲座和研讨,并举办精彩的音乐会演出。相信本次会议的举行,将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电子管风琴专业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今天我在这里把近年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所做的一些新的教学领域拓展和探索的相关工作也就是系统的展开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相结合的教学研究工作向大家做以汇报,同时也将目前制约我国电子管风琴专业教育领域发展的一些问题,在这里提出来供大家思考。
这次我们来参加广州会议的,是由中央、中国、沈阳等几所院校组成的一个学术团队 向大家汇报的内容有,今天由我将这支团队的组成情况以及他们近年来所开展的科研、教学工作大致向大家汇报一下。过几天沈阳音乐学院的唐晓博老师,将会把该院开展管风琴教学工作的相关内容汇报给大家。中央音乐学院的沈媛老师,将于22日晚将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相结合的教学研究成果以《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对话》音乐会的形式为大家呈献。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李易珊和沈阳音乐学院研究生刘宽将会在23号闭幕式音乐会上为大家演奏大型管风琴作品。
      因为今天给我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在一个小时内把近年来我们的工作内容都向大家汇报是很困难的,我只能挑主要的来讲一下,同时,我还想留下一点时间回答大家的问题,并和大家进行一些讨论,所以我写了一份讲稿也带来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有需要的来宾请会后向工作人员登记,我们会邮寄给大家。
那么有人会问:你们的电子管风琴搞的挺好的,为什么又要开展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相结合的研究呢?其实我们从1990年到2000年为止的这段时间里,在教学中主要是进行了引进、吸收我们邻国的教学内容的工作。也培养出了一批当时引起音乐界注意的人才。但在后期我们确实遇到了,没有优秀的原创作品,缺少高水准的演奏作品和教学系统不够完善等制约我们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促使我们去思考,也激发了我们拓展教学内容的动力。
好,下面我就给大家开始介绍,我们首先从电子管风琴(专业教育)的学术定位开始吧。
一 电子管风琴Electric  Organ的学术定位
     电子管风琴应该是个什么乐器呢?有人说它是电子乐器,也有人说它是个新兴乐器。在我国也不知什么时候?由谁把它叫成了双排键电子琴?其实连电子管风琴这个名词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使用的?我们也无从查起。就我个人而言,我一开始把它叫做电子化管风琴,因为在那个时代,有一个词叫电子管。也有一种用脚踏的乐器叫做风琴。为了不混淆二者的概念,我一度把它叫做电子化管风琴。2001年我带领学生在武汉音乐学院演出讲学的时候,武汉音乐学院的赵德义院长曾支持我使用电子管风琴这个名称,也就是在这一年我应聘在中央音乐学院正式成立了本科电子管风琴专业,中央音乐学院的领导们在听取了我的专业办学方向和办学思路汇报后,肯定了我创办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管风琴专业的想法,并在招生简章中首次明确的将这一专业的名称正式定为电子管风琴演奏专业。尤其是经过二十几年的教学与研究,今天,我们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电子管风琴这个乐器就是古老的管风琴乐器学科的一个现代分支。我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先来看一下管风琴的乐器发展史。管风琴之所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深受人们的爱戴,除去它大量的优秀作品和演奏家以外,乐器制造方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图1 是古希腊的排笛。它是一种由几根到二十几根的音管按音高顺序排列组合在一起的吹奏乐器。公元前四世纪开始采用风袋使排管中的空气进出,形成了管风琴的祖先。

图2,是一副古代的壁画壁画正中央的乐器名为排笛。莫扎特的《魔笛》中吹的就是这种乐器,他们中有些是在陶器上钻一些孔来发声的。

  图3,被称作“水力管风琴”它的发声原理是用水力风箱产生气体,并将气体密封在储气箱内,用手开闭装置(键盘),相应的管子就会发声。“历史上能确定的最早的风琴是在公元前3世纪,由古希腊的工程师提西比乌斯所发明的水压控制风箱的风琴。

图4,是在迦太基废墟中出土的一个水力风琴的土制模型。

图5,是根据公元前古罗马记录的一些古文和古代壁画来复原的古代管风琴。

图6,是便携式管风琴,也是最小的管风琴,与手风琴相似,一只手送风另一只手演奏。由于用手来送风是很繁重的工作,所以这种管风琴并没有普及起来。在它之后出现的是。落地式管风琴(图7)

图8,是台式管风琴,有两个送风的踏板,由助手在旁边按压。两个送风踏板是为了保持不同音域中音量的平衡。

图9,是一幅描绘管风琴与其他乐器合奏场面的美术作品。那个时代的管风琴除了演奏以外,也是贵族地位的象征。

图10,这是18世纪法国一架管风琴的剖面图,演奏家在房间里,而操作人员在室外轮流将杠杆压下去鼓风,最多的时候要用70个人做送风及音栓的工作。
      经过以上介绍,大家可以看出不论是在制陶工艺发展的时代、还是金属冶炼和机械技术发展的时代以及电动技术发展的不同时代,管风琴制造者都是把同时代最先进、最精湛的技术运用到管风琴制造上来,不断的制造出各种新形式的管风琴。在这里,我要向年轻的朋友们,你们知道在工业机械高度发达的那个时代,人们所制造的最复杂的最大型的机械是什么吗?对,是那个时代的管风琴。既然人们能用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制造成功那个时代最复杂的大型机械—管风琴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当我们进入电子时代,人们用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电子技术来制造出依靠电子技术操纵和发声的一种新的管风琴也就是我们的电子管风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人们还会发明出更多的管风琴家族的新成员。以上是从乐器方面的考证。
       接下来我再从演奏形式的角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都是手脚并用的演奏带有脚键盘和多层手键盘独特的演奏方式。大家都知道,在乐器大家族当中,用脚来直接参加带有音高的键盘演奏的目前只有管风琴家族的各分支的乐器;从记谱法上来看,电子管风琴延续了管风琴三行谱的记谱方式和声部分布,擅长演奏交响化、多声部的作品;从教学内容上看,它们同样注重即兴演奏能力和编曲能力的培养;从乐器性能上看,连现在我们国家大剧院等音乐厅中的现代管风琴的电子演奏台,都运用了和电子管风琴相同的记忆存储和USB等电子技术。
       所以我说电子管风琴Electric Organ和传统管风琴Pipe Organ、剧院管风琴Theater Organ同属于一个管风琴家族 大家看一下它们的外文名称的前半部分基本上是它们的发音原理和使用场所,pipe是管子,Theater是剧院,Electric是电子,它们的外文名称的后半部分Organ是各类管风琴手脚并用的相同的演奏形式。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电子管风琴的发展简史。电子管风琴从1934年诞生至今,只有七十八年的历史,这与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管风琴比起来,七十八年只是历史的一瞬间。在这七十八年时间里,人们曾尝试用它来演奏爵士乐、模仿演奏交响乐作品和流行音乐作品,应该说这些尝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是到二十世纪为止,人们还没有在专业教学中用它来大量的演奏管风琴的作品。所以我说电子管风琴“认祖归宗”这一历史机遇落在我们中国电子管风琴专业的肩上。同时我们应该明确的认识到,虽然管风琴文化在某些时期、某些地区、某些领域(宗教)得到过相应的发展,但是从历史的角度和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悠久灿烂的管风琴文化应该也永远会属于包括中国十三亿人口在内的全人类。         关于“认祖归宗”的历史机遇这个话题,在后面我还会展开的给大家做以介绍。
      二 介绍Theater  Organ(剧院管风琴)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剧院管风琴。我为什么要介绍剧院管风琴呢?因为这是我们开展这项研究工作的理论依据。在我们进行这项工作初期,确实遇到了来自业内和相关领域的朋友们的担心以及个别人的质疑,有个别人认为电子管风琴用音箱发声和管风琴的用音管发音,所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样乐器,也有人甚至把教堂管风琴作为管风琴乐器家族的唯一代表。经过多年的研究后,我们发现,剧院管风琴的诞生是管风琴这门乐器从教堂走向音乐厅和大众的分水岭,它在管风琴的发展史上,特别是为电子管风琴的诞生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视频1
      前边我曾经给大家介绍过,管风琴制造者两千多年来都是把不同时代最先进最精湛的技术运用到管风琴制造上来。所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剧院管风琴和教堂管风琴这两者同是采用了音管等物理发声手段的乐器,但是它们的服务对象、乐器功能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这也为电子管风琴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剧院管风琴当时是放在音乐厅和电影院里,为无声电影做配音做伴奏用的。它的出现对当时的音乐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视频2我们应该学习和继承,那个时代的人们勇于探索这种精神,大家想象一下,一个人要想模仿多人和多种乐器的演奏,他不但要有高超的演奏水平更要有高超的即兴能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乐谱和作品的改编能力。这与今天我们的演奏和教学内容是多么的相像啊?所以我们将剧院管风琴和传统的管风琴比较一下,由于剧院管风琴打击乐器的加入在节奏和即兴上都向现在的电子管风琴更近了一步。同时由于它既有管子发声的部分,又有喇叭发声的部分更与现在我们使用的电子管风琴靠得更近了。
剧院管风琴在我国是否也曾经有过发展史呢?经我们在国内多方寻找,我们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小礼堂里,发现了一台剧院管风琴。

这是该琴的制造厂家

这是该琴的送风装置

这是该琴的内部结构部分

这是该琴的打击乐部分

这是该琴的风管部分
        同时我们也查到了相关资料,有一个美国医生 Morris B. Sanders在1921年访问了协和医院之后,他的日记中记载协和医院有一个“综合性大厅,这个大厅是用来休息、和读书的地方。可以容纳350人。这个大厅内有一台极佳的管风琴,由罗切斯特先生(Jr)赠送。”
       三、在我国,将传统管风琴与现代电子管风琴相结合运用的尝试,早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在北京和上海开始了。
       我们的团队系统的研究了一位当时在上海很有名的管风琴演奏家胡文杰老师,我们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沈阳音乐学院的档案室,因为胡文杰老师从建国初期到退休,都在沈阳音乐学院工作,我和她们一家人都很熟悉。后来我们又访问了她的爱人和家属。下面我来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胡文杰老师

(这是胡文杰老师写的自述材料,其中写道 1939—1941年在上海西藏路慕尔堂从电风琴专家Panken学电风琴一年)。

   (1956年上海慕尔堂主任牧师谢颂三先生的证明)

(30年代末在上海,年轻的胡文杰老师在演奏电风琴)

(退休后的胡文杰老师回到上海,在演奏管风琴,左为她的先生陆大均老师)
      近年来我们使用了电管风琴这个新的乐器名词,大家可能不太习惯,但是大家看了以上资料,大家就会发现,早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我国就已经有了电风琴这个名词,我们是因为簧片风琴在我们国家作为一个独立乐器存在过,为了区别它与管风琴不同,才使用了电管风琴这个名称,电管风琴是指将管风琴电子化后,用音箱来发声的便于搬运的管风琴,象我们这次会议所使用的罗兰380琴就是这样的乐器。
据史料记载,在当时的北京燕京大学,也有人曾经引进过一台哈蒙德电风琴,具体内容再此我就不做介绍了。有关管风琴的国际国内史学方面的相关内容,大家可以在22号沈媛老师音乐会结束后与她探讨。
四 下面我再来具体的给大家汇报一下近年来我们在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相结合方面所做的工作。
      1990年我回国后,在沈阳音乐学院成立了本科电子管风琴演奏专业当时曾叫电子化管风琴专业,并在教学中首次系统的导入了管风琴教学内容,编写了基础训练等教材。为随后开展的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相结合的教学和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当时教学中,我们也使用了相应的管风琴作品。


                           (基础训练教材照片)
        2001年,沈阳市引进一台管风琴,相关人员找到我帮忙,我带领电子琴系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演奏人员全面参加了该琴的安装全过程。使我们系统地了解了管风琴的乐器结构和发音原理,此后我们以该琴为基础,建立了沈阳音乐学院管风琴教学基地,开始了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相结合的教学尝试。从那之后到今天,我们陆续与中央、中国、沈阳、四川、武汉等多所音乐院校联合,系统的展开了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相结合的教学研究。

(管风琴的风管部分)

(沈老师介绍管风琴)

(沈老师与电子琴系师生)

(沈老师在给学生王晓伟上课)

(沈老师在给研究生做演示)
       2005年开始,我们在研究生教学领域,正式开展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同与异的研究 并与中央音乐学院联合成立了《管风琴在中国》的课题组,对我国历史上相关管风琴的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对近代管风琴人物进行了采访,并陆续聘请了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国的管风琴专家来华讲学,对各个历史时期的管风琴作品和管风琴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该项工作已于2011年以博士论文的形式在日本结题,并由日本国家图书馆收藏。
       2006年沈阳音乐学院在音乐厅安装了美国罗杰斯管风琴—Rodgers  organ。由于该琴具有风管和音箱两套发声系统,所以这台琴平时放在电子琴系用于教学和练习。这台琴多年来为沈阳音乐学院及我国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相结合的教学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006年11月30日在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了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专场音乐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音乐院校的首场管风琴作品音乐会。


       2008年在沈阳音乐学院举办了沈阳电子管风琴国际交流展,中外400余人参加,聘请美国著名管风琴、电子管风琴演奏家Hector  Olivera(奥利维拉),举办音乐会和大师班,他是目前国际上将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结合演奏的最杰出的演奏家之一。


     2009年,沈阳音乐学院聘请日本圣德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水垣玲子教授为我院管风琴客座教授同年,中央音乐学院也安装了一台比沈阳音乐学院更先进的罗杰斯管风琴,为该院的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相结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2010年、2011年,我们连续两年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电管风琴国际比赛,该比赛聘请日本管风琴协会常务会长松居直美教授任评委会主席,并按国际管风琴比赛标准全面组织和负责该赛事的各项工作,我国八所音乐院校及众多艺术师范院校的师生参加了比赛。
     2010年成立了“当代中国管风琴教育与演奏研究”课题组作为沈阳音乐学院重点科研项目(2010KYA022)科研项目的结题是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多所音乐院校的管风琴教学成果。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了《管风琴演奏艺术上、下册》
     2011年至今,联合全国相关音乐院校展开为期一年的浪漫时期管风琴作品的教学演奏研究。前面我讲到了剧院管风琴,其实熟悉管风琴的人都知道,浪漫时期的管风琴交响乐派已经和后期所产生的剧院管风琴有了一个大致上的衔接。浪漫时期的交响乐派和后来的剧院管风琴、电子管风琴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对浪漫时期的作曲家和作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后更加增强了我们将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相结合的信心。23号的闭幕音乐会上,有两位研究生将会为大家演奏浪漫时期作曲家,弗朗克和李斯特的两首的大型管风琴作品,欢迎大家欣赏。现在我们也正在进行着聘请外籍专家开展通奏低音(集体课)和管风琴个别课的教学工作。相信大家通过这些介绍,能够对我们近年来的工作有一个新的认识和了解,在我国电子管风琴专业教育领域中,如何将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教学演奏内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走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路子,相信大家会有新的思考。
讲到这里,是不是有人会问,你们是不是不搞电子管风琴专业,而专门搞管风琴专业了呢?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个“如何平衡发展”的问题,是因为二十几年来,我国各院校的师生们在引进和吸收我们邻国电子管风琴(双排键电子琴)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为电子管风琴的民族化做了大量工作。我们一直采取两条腿走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有一部分师生继续做着电子管风琴演奏专业的普及和提高工作,我的一位学生(玖月奇迹)是大家非常了解的,应该说她为电子管风琴在中国的群众普及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亿万中国人当中有很多人是从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中首次看到电子管风琴这个乐器的存在,这对我们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虽然也有个别人对这种形式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我还是呼吁大家给她一些时间,象我们现在搞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相结合研究这项工作一样,经过若干年后,大家再来评价,可能就更实际和更准确一些了。我们团队的其他师生也在电子管风琴(双排键电子琴)各项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所以在此我们应该看到专业音乐院校的高水准教学系统和普及电子琴教学的群体,形成了我们在电子管风琴领域中进行这项工作的基础。前面我介绍过在我们进行这项工作的初期,曾经有一些朋友们的担心和个别人的质疑。多年来,我们用实际教学成果和研究内容解除了朋友们的担心,也用我们的成果清楚的告诉个别质疑的人,悠久灿烂的管风琴文化在今天和今后一定会在中国的大地上得到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五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完全可以得出:在我国电子管风琴专业教育领域确实存在着“认祖归宗”这一历史机遇;
      在我们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要想在我国形成一个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管风琴教学演奏群体目前看来是不现实的。实际上,无论是在我国的古代还是近代史上,也从未形成过这个群体。这就意味着,管风琴文化至今对于中国的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教育界几乎都处于空白阶段。同时现在在我们国家所有音乐院校和艺术院校以及各种类型的音乐教室和家庭教育中形成了一个十分庞大、人数难以统计的教学演奏电子管风琴和单排键电子琴的群体。虽然无法准确的统计这个群体的人数,但这个群体的人数应该在我国的各类乐器学习当中处于领先的位置。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近年来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和文化大发展的形势以及提倡学习和引进西方优秀文化(包括管风琴文化)在内的方针政策,给我们电子管风琴界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种机遇是其他电子管风琴(双排键电子琴)非常发达的国家,如日本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所不可能得到的。因为在他们那里,已经有了经过近百年来发展而形成的一整套非常完整的,宗教色彩很浓厚的管风琴演奏教学群体,在他们那里,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是决不交流或者说是相互敌视的。所以我们怎样把握住属于我们中国的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世界上走出一条将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紧密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子,我想应该是我们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当然,有人会问:这条路子会给你们带来哪些益处呢?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人的讲:当我们走上了这条路子后就会把我国专业院校的电子管风琴专业建设成具有悠久的历史依据,有大量高水准原创作品和多种演奏形式,(包括现有的独奏、合奏和将要开展的室内乐)等的专业教学系统,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这套教学系统必须要为我们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电子管风琴专业教学领域在国际国内形成强盛的生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受到人民大众广泛欢迎和学术界认同、喜爱的电子管风琴演奏专业。
      讲到这里,我们也欣慰的看到,目前我们国家九所音乐院校都相继开展了管风琴的教学工作,并相继派出青年教师到国外学习管风琴教学。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电子管风琴与管风琴专业教育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灿烂的。
同时,新中国成立后其他一些西洋乐器在我国的成功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例如钢琴是在六十年代大量中国作品产生的基础上,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从而得到了普及并出现了一批世界级的钢琴演奏家;还有巴扬手风琴 三十年前我国还未有一位演奏巴扬手风琴的演奏家,但是当我国的音乐院校的老师们和优秀的留学人才,将巴扬手风琴“移植”在广泛的键盘手风琴的教学和演奏系统上中,巴扬手风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我国生根并在国际比赛中屡获大奖。吉他是我国的民间最普及最受人们喜爱的一样乐器,经过我国音乐院校师生近三十年的努力,我国吉他的演奏水准已齐于世界先进行列。钢琴、巴扬手风琴、吉他这三样乐器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在我国的民众中如此普及、在我国音乐院校发展成相当高的水准,他们发展方法虽然不同,钢琴是民族化、巴扬手风琴的“移植”、吉他是从民间走向院校,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在于他们寻找到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途径。我们同样拥有庞大的单排键电子琴教学群体,拥有强大的电子管风琴专业队伍,所以我相信,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相结合这条路在我国是完全行得通的。
     我这次来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征求全国的同行,对我们明年举办第三届北京电管风琴国际比赛的一些想法和建议。这个话题我想咱们抽时间下去讨论吧。
六 下面是我个人对我国电子管风琴专业教育领域系统的导入管风琴教学内容的现状以及制约其发展所面临的一些瓶颈问题,所提出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电子管风琴(双排键电子琴)目前在我国音乐领域所面临的信誉危机
我们先从尴尬的走下音乐神坛的电子管风琴(双排键电子琴)开始吧。咱们这个乐器的从八十年代中期进入我国开始,经过九十年代高速发展和近十几年的均衡发展,形成了我们今天这个规模,也曾经引起国内音乐届的赞赏和关注。但多年来由于缺少高水准的原创作品和一味模仿其他乐器的演奏形式,使今天的音乐界(无论是作曲理论界还是键盘乐器的演奏界)的有些人甚至对电子管风琴产生了反感,甚至对我们专业是否应该存在都产生了异议?
思考二: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我国电子管风琴专业教学领域对管风琴文化、管风琴艺术、管风琴作品、管风琴教学内容的了解还很肤浅,在电子管风琴上演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管风琴作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我国学术界还尚未达成共识。在我国音乐高校中,建立一支即能演奏电子管风琴又能演奏管风琴的师资队伍,是否应该是我国电子管风琴专业在今后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原则问题?
思考三:在电子管风琴比赛、考试等学术活动中不同厂家不同品牌乐器不能共通共融这一障碍应该如何解决?作为乐器使用者我们应该感谢各个乐器厂家为我们生产了这么多优秀品牌的乐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些乐器在某种程度上分化了我们这个演奏群体 你是弹XX琴的,他是弹XXX      琴的,相互间总是水火不相容,可是这个问题在管风琴界就解决的非常好。大家都知道,全世界的管风琴没有一台是相同的,对管风琴家来说每一次演奏都是一次新的挑战,所以我希望我们电子管风琴演奏者也应该向管风琴家学习,努力掌握驾驭不同厂家品牌不同型号的琴的演奏能力,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像钢琴那样不用搬运琴了。以乐器厂家来划分演奏家和教育群体这一奇怪的现象在我国是否应该结束了。

      当然,将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管风琴音乐文化与只有几十年历史的电子管风琴演奏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在我国几乎处于空白的管风琴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研究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单排键电子琴和电子管风琴演奏群体相结合,确实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在此,我相信,同时并呼吁全国从事电子管风琴专业教学的同行们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属于大家的演奏平台和交流网络,我国有十三亿人口,有这样庞大的电子琴教育和学习群体,应该说足够容得下我们各院校的高水准人才的演奏需求,可是我们现在做的怎样呢?在这里我不想展开去探讨,我希望全世界生产电子乐器的各厂家、全国销售电子乐器的乐器店和各种群众音乐团体大家携起手来抛弃各种无意义的争议,而去举办更多的音乐会及各种音乐活动,让更多的年轻的演奏家们有展示他们才华的机会,让众多的学习电子琴的师生们有了解和学习优秀的管风琴文化的机会,将两者合二为一,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真正意义上的/将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相结合的/我国电子管风琴教学的新路子。由于是我个人水平有限,可能有些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最后再次谢谢组委会为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机会。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新闻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重要通知】|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第一键盘 - 电子琴信息网 - 电子琴在线论坛 ( 粤ICP备14036084号 )

GMT+8, 2024-3-29 14:22 , Processed in 0.1344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