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键盘 - 电子琴在线论坛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YZ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 2018北京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系列报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9-29 14:11: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辉煌的对话——记2018北京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



文/毕乙鑫  图/组委会
    “法国凡尔赛宫与北京紫禁城——时空的镜像”音乐会,于2018年9月18日晚7:30,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拉开了本届2018北京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的帷幕。在此凉风习习的初秋夜晚,一场跨越时空长河与界限的对话,在亭古廊长、松柏葱郁、坐落于紫禁城建筑群之中的中山音乐堂中精彩上演。
来自法国凡尔赛宫的首席管风琴家,凡尔赛音乐学院管风琴及作曲教授让-巴蒂斯特·罗宾(Jean-Baptiste Robin),与中国著名管风琴和电子管风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沈媛,两位大师共同合作,以音乐为桥梁,让法国凡尔赛宫与北京紫禁城这两座世界级的皇家宫殿,得以突破时空界限,相遇相知在今晚。

一、相遇——沟通对话
音乐会的上半场共呈现了5首作品,从17世纪欧洲的管风琴家布克斯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出发,开启了音乐会之旅。音乐会的起点,是沈媛演绎的布克斯特胡德作品——《d小调托卡塔》。这位管风琴大师的音乐极具吸引力,相传曾让J.S.巴赫徒步了200英里,只为亲耳聆听其演奏。而他所创作的管风琴作品中,常有轻快的赋格与庄重如圣咏的音乐更替,曾对巴赫的音乐创作产生巨大影响。第二首作品,正是深受布克斯特胡德影响的J.S.巴赫创作、沈媛带来的《巴比伦流水》。沈媛细腻而饱含热情的诠释,令在场听众领略到巴赫音乐中理性而富有逻辑的个人风格与音乐张力。
      第三首作品,是让-巴蒂斯特·罗宾演奏的库普兰(Francois Couperin)作品《次高音声部的特尔兹》,为听众呈现了自凡尔赛宫漂洋过海而来的管风琴之声。第四首作品为J.S.巴赫创作的《C小调帕萨卡利亚与赋格》,同样由罗宾带来。这首作品音栓变化频繁,技巧复杂,而罗宾凭借其精湛的演奏技巧与丰沛的情感表达能力,演绎出巴赫管风琴音乐中辉煌壮阔的音响效果。当共同面对J.S.巴赫创作的管风琴音乐作品时,罗宾与沈媛两位大师的演奏风格不同,却诠释了出各自的魅力与精彩。
上半场的最后一首作品,是沈媛带来的门德尔松《快板、众赞歌与赋格》。这首作品,是沈媛于2017年10月,参与加拿大国际管风琴比赛(Canadian International Organ Comeptition,后文简称CIOC)时的作品之一。沈媛以完美的诠释赢得了这一世界管风琴界重量级大赛所有评委的赞誉,获得总分排名第四的优秀成绩,同时获得“Richard-Bradshaw最佳观众评审奖”,并享有第一名的全部待遇(演出与唱片签约)。而今晚的在场听众,有幸一饱耳福,领略世界级大赛获奖者的实力和风采。

二、相知——各自精彩
音乐会的下半场,同样展示了5首作品。自门德尔松的作品开始,至让-巴蒂斯特·罗宾演绎自己的创作而完满收官。让-巴蒂斯特·罗宾首先演奏了门德尔松的《管风琴奏鸣曲OP. 65》第一乐章“庄严并活跃”,以精致、优雅而充满活力的演绎,赢得了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随后他呈现了肖邦的《雨滴前奏曲》,这首极为著名的浪漫主义钢琴作品,罗宾进行了管风琴编曲,因此赋予了这首作品新的风格与内涵。作品由钢琴演绎下的忧伤思绪,转变为由管风琴演绎,以更为多样的音响效果及声部层次,丰富了作品的内在动力和情绪张力。

沈媛带演绎了随后的两首乐曲,分别为夏尔-玛丽·维多尔的《哥特管风琴交响曲》中第二乐章“绵延的行板”,以及让-巴蒂斯特·罗宾创作的《风之圈》(选自其作品《循环圈》)。夏尔-玛丽·维多尔是法国的管风琴演奏家与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十部管风琴交响曲,《哥特管风琴交响曲》是其中第九首。而其中第二乐章“绵延的行板”,是维多尔本人最为喜爱及满意的作品之一,倾注了其饱满的情感。沈媛选择展现让-巴蒂斯特·罗宾的作品《风之圈》,以这位当代管风琴作曲家的创作,为中国听众带来更多与以往不同的新鲜感。
本场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作品,是让-巴蒂斯特·罗宾作品《时间之手》的中国首演,由他本人亲自演奏。这首作品与《风之圈》风格不同,既有着轻快自由的如歌旋律,又包含着庄重严肃的复杂逻辑,显现了这位管风琴演奏家、作曲家的多样才华与独特魅力。而面对让-巴蒂斯特·罗宾的作品,沈媛与罗宾两位演奏家,演绎出了各自的精彩。
三、携手——共建未来
本届2018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2014年9月18日至23日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国家大剧院和中山音乐堂上演。协办单位,有由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戏剧表演大学、法国凡尔赛音乐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贝勒大学、韩国延世大学、日本东京圣德大学、日本洗足音乐大学。此外,特别鸣谢雅马哈乐器音响(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上海派今实业有限公司,支持2018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顺利举办。
此次国际音乐节,除本场演出的法国凡尔赛宫的首席管风琴家,凡尔赛音乐学院管风琴及作曲教授让-巴蒂斯特·罗宾之外,还同时邀请到了多位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界的世界级演奏家,包括了意大利著名管风琴演奏家、维也纳音乐和表演大学的管风琴教授皮埃尔·达米亚诺·帕瑞迪(Pier Damiano Peretti);瑞典管风琴演奏家、作曲家,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风琴系主任汉斯-奥拉·艾瑞克森(Hans-Ola Ericsson);俄罗斯圣彼得堡大教堂管风琴演奏家、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管风琴教授、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羽管键琴和管风琴系主任丹尼尔·泽拉塔斯基(Daniel Zaretsky);加拿大管风琴演奏家、美国贝勒大学管风琴系主任伊莎贝尔·德麦尔斯(Isabelle Demers);韩国管风琴演奏家、延世大学管风琴系主任辛东一;日本电子管风琴演奏家、钢琴家、作曲家,洗足学园音乐大学讲师高田和泉(Izumi Takada);日本管风琴演奏家、东京圣德大学音乐学部演奏学科教员、洗足学园音乐大学电子管风琴专业客座教授加曾利康之(Yasuyuki Kasori);以及日本管风琴演奏家、东京圣德大学音乐学院电子管风琴教授岩井孝信(Takanobu Iwai)。这些世界级演奏家的精彩演出,将在本届国际音乐节举办期间,持续上演。
除了汇集这些世界级的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演奏大师,本届国际音乐节还将来自各地的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青年演奏者、学习者聚集一堂。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始创于2010年,每年一届定期于中央音乐学院举办,坚持学术高度与普及广度相结合的原则,以提供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并推动中国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事业的发展。其中,“中国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未来之星”音乐会项目,成为音乐节的保留项目,致力于发掘、聚集中国管风琴和电子管风琴界的青少年优秀人才,不仅为他们提供举办音乐会的平台,令年轻学子们能有机会展露自己的才华与风采;同时,还提供了与国际大师面对面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在本届与未来的“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的努力之下,与世界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演奏大师携手,让中国走进管风琴世界,让世界瞩目中国管风琴的崛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4:20:41 | 只看该作者
与法国当代大师的对话 ——让-巴蒂斯特•罗宾管风琴大师班
文/林恩予  图/组委会

    2018年9月19日,北京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第二天上午,位于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201演奏厅,笔者有幸参与让-巴帝斯特·罗宾老师,现任凡赛尔宫宫廷音乐家、宫廷作曲家、首席管风琴演奏家所主讲的大师班。儘管大师班因着老师早晨6至9点于中山音乐堂的彩排而延后一小时开始,却丝毫不减台下观众的期待,更不见罗宾老师对于教导学生的热忱有任何减少。
第一位同学所准备的曲子,法国作曲家莫里斯·狄鲁雷夫(Maurice Durufle)作于1942年《阿兰名义前奏曲与赋格》。全曲以阿兰的名字「ALAIN」(对应音高A-D-A-A-F)为核心主题。罗宾老师和大家说了一段有趣的故事,作曲家这首赋格初始的设计,并非如今日乐谱上,从开头逐渐渐强至结尾高潮结束。起初狄鲁雷夫的设计是从头速度44逐渐渐快到结尾结束,但碍于有太多演奏者在诠释上无上限的渐快,导致整首乐曲最终过于杂乱。于是迪鲁雷夫将乐曲改变为速度52,不渐快,但是利用渐强来达到效果。因此,老师认为应该将这首赋格视为整段乐句来诠释,音与音之间不能有太多的间隙,且要圆滑进行,因此指法的设计非常重要,没有好的指法设计,无法弹奏出好的音乐。
第二位同学带来了一首完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巴洛克时期比利时作曲家A. Kerckhoven《幻想曲》,由于演奏厅使用之管风琴并非巴洛克时期的机械式管风琴,因此为了达到相同效果,罗宾老师利用更多音栓配置设计来使音色趋近于机械式管风琴。并且,又再一次强调了指法设计的重要性。老师提醒观众,在弹奏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儘量不要用到小指以及大拇指,并且相同的节奏和弦律,尽可能使用相同的指法,
最后一位同学带来大家耳熟能详,法国作曲家萨赛尔·弗朗克(Cesar Franck)《第三众赞歌》,听完同学弹奏,老师拿出弗朗克的手写稿给观众看,在手写稿上并没有任何关于音栓设计的说明,当今乐谱上的音栓设计并非弗朗克本人所设计,而弗朗克属于印象派前期作曲家,此时期的音乐,老师用了北京的雾霾来比喻,段落与段落之间并没有那麽清晰,因此老师再一次透过音栓配置,使连音更加连音。由于管风琴无法弹出如同钢琴的强弱感,老师透过挤压和弦,使用时间赶来做渐强渐弱。
时间飞快,两个半小时的大师班很快进入尾声,罗宾老师同时也是位出色的钢琴家,在大师班期间,老师频繁使用舞台另一头观众较为熟悉的三角钢琴来做对比,可谓是键盘上的魔法师,令人歎为观止。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再有机会向罗宾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4:32:09 | 只看该作者
管风琴由远及近的脚步声——记管风琴协奏曲音乐会【欧洲管风琴大师与巅峰之作】


文/许贝  图/组委会
    继9月18日晚开幕式音乐会《辉煌的对话》和19日下午的《未来之星音乐会》之后,“2018年北京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的第三场音乐会《管风琴协奏曲音乐会——欧洲管风琴大师与巅峰之作》继续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与中国观众见面。“北京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不仅作为国内外管风琴演奏名家大师的交流桥梁,亦是中国管风琴爱好者及古典音乐爱好者了望、聆听世界管风琴音乐文化的盛宴。而巅峰之作与一流大师相得益彰带来的往往是心灵与耳朵的最佳享受。
本场音乐会的曲目策划可谓别具匠心,在沈媛老师与两位分别来自瑞典和意大利的管风琴演奏家汉斯-奥拉·艾瑞克森、皮埃尔·达米亚诺·帕瑞迪的合力创意下,采取了与中国古扇扇面线条走向相一致的特别呈现方式,并着重突出了来自两位演奏家家乡的民族音乐特色。上下半场的12首曲目,以时代与风格为选取主线,均遵循了两端分别源于、回归古典,进而向中央延展至二十世纪的现代风格,中间落于距离我们更近的当代作曲家,同时突出了瑞典、意大利民族音乐风格的作品。上下半场的曲目安排又根据两位演奏家的特殊经历与演奏风格各有千秋。
    现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风琴系主任的瑞典管风琴演奏家艾瑞克森演奏的J.S.巴赫的《引子与赋格》选自巴赫的声乐作品教堂康塔塔《我心忧伤》,巴洛克的复调模仿、磅礴庄严的气势重现了管风琴辉煌的时代与场景,也由此开启了整场音乐会的序幕。
    上半场艾瑞克森第二层次的作品选择是梅西安的两首管风琴作品。这不仅因为梅西安是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作曲家之一,更因为艾瑞克森曾向梅西安学习管风琴演奏的特殊经历,也由此意在向自己的老师梅西安表达致敬与怀念。梅西安曾说自己有三个身份:首先是管风琴演奏家,其次是抒写节奏的人,最后才是一名作曲家。可见梅西安对管风琴的浓厚热忱。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音乐界不再单一热衷于歌曲式的表达,梅西安的《鸟鸣——午后鸟儿的歌唱》中带来的自然界的声音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像是魔法一样惹人注目,乐曲以复调的形式充分展现了管风琴丰富音色的特性,并通过演奏家对力度的控制和音栓配置将黑鸟、黄莺、夜莺等几种鸟儿交织一起的鸣唱表现的惟妙惟肖;《神体、圣子与光》则是梅西安如同模仿不可直视的光芒,着重突出了和声感。
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钟爱是值得敬仰的,音乐的世界也因此而丰富多彩。瑞典作曲家林德伯格的《g小调奏鸣曲》,可以说在管风琴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运用了国际化的、浪漫派的音乐语言,以奏鸣曲式的形式展现为四个乐章,首先是第一乐章“挽格进行曲”表现为庄严快速,显露出管风琴最重要的辉煌气质;柔板乐章的舒缓柔美之后,是萨拉班德乐章里是比通常的萨拉班德更为缓慢的舞曲;第四乐章则是热情快速的终曲,这也是交响乐或奏鸣曲中常用的形式。整首作品在艾瑞克森的演奏处理下,使得音乐更加充满了戏剧化情绪的色彩。林德伯格的另一首作品《拉那的草地牧牛歌》在瑞典是最受人们喜爱的管风琴曲,也是整场令笔者印象深刻的管风琴作品之一。它运用瑞典的一首民歌创作而成,主调式写法让手键盘的高音旋律在脚踏键盘低音的烘托下层次分明、张力倍显,使得歌唱性的音调更加优美,彷佛用耳朵便可见瑞典独有的风情与景色之美。
    与汉斯-奥拉·艾瑞克森较为豪放的演奏风格不同,下半场来自意大利的管风琴演奏家皮埃尔·达米亚诺·帕瑞迪的演奏风格较之则另显细腻。巴洛克代表作曲家亨德尔的一首柔美安静的改编作品结束之后,在沈媛老师与帕瑞迪的现场对话中,向观众介绍了在19世纪至20世纪之间将意大利管风琴带向新纪元的著名管风琴作曲家博西,他将亨德尔两首协奏曲中间的乐章捏合并进行了二度创作,呈现了创新后的特色。在下半场的6首作品中,既有经典作品、移植改编作品、原创作品也有古典风格的作品和意大利风格的作品,演奏家帕瑞迪均以在维也纳从事音乐事业的意大利人的视角来进行了诠释。历史上马可·波罗曾为中国带来了诸多欧洲的科学与知识,而与马可·波罗来自同一故乡的帕瑞迪则为中国乐迷带来美妙的音乐来完成了一次中西文化交流的使命。

如果说上半场中《拉那的草地牧牛歌》是瑞典人民最爱的管风琴作品,那么博西创作的《主题与变奏Op.115》则是在意大利最受欢迎的管风琴曲,它曾作为60年间意大利管风琴教学中历届学生毕业音乐会的必选曲目,即可见其在意大利管风琴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博西的第二首创作作品《与燕子的对话》是诸多油画作品中所描绘的以圣佛朗西斯获得神迹与鸟儿对话、为鸟儿布道为主题的创作,音乐充满朦胧、神秘的色彩,与上半场梅西安的作品在历史感上形成对应统一。作曲家博西的创作受到德国、法国管风琴作品的较大影响,在演奏中,音色的编配尤其突出了更多的法国色彩。
    来自意大利南部的管风琴作曲家普蒂尼亚诺创作的四个乐章的《发光的桌子》是为致敬梅西安而作。作品主要运用了梅西安的调式与和声来进行创作和发展;于教堂中为弥撒仪式所服务的乐曲《单簧管的小快板》是由意大利作曲家佩特里创作的原创作品,听起来更像原本就是为交响乐队而作经改编的作品,其表现出单簧管与交响乐队协奏时快速技巧性的演绎,给人以交响化的听觉体验,也展现了管风琴善于模仿管弦乐器的音色效果。

上下半场各自的最后一首作品均由浪漫主义乐派歌剧作曲家的著名歌剧选段改编而来,在音乐风格上则更多靠近古典主义,分别是由李斯特改编的瓦格纳的《唐豪森》选段“朝圣和唱者”、威尔第的《阿依达》选段“进行曲”,以为人们所熟知的歌唱旋律和恢弘的气势将音乐会推向高潮,尤其末首“进行曲”中对铜管乐小号著名乐段的模仿所表现出的辉煌气质令人倍感亲切与震撼。整场音乐会由远及近对不同历史时期作品的演绎,不仅向观众展示了各时期西方音乐的不同风格与面貌,也再次展现了管风琴丰富多元的音乐表现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4:52:33 | 只看该作者
明日之星 未来之翼——“未来之星”音乐会纪实

文/龙婧  图/巩海蒂

      2018年9月19日下午15点,北京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在中央音乐学院琴房楼演奏厅,为各位参赛的小选手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未来之星”专场音乐会。笔者有幸现场领略了各位未来的电子管风琴“大师”们的花样风采。未来之星音乐会是北京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专门为了挖掘中国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的青少年优秀人才,同时也希望从青少年层面推动电子管风琴事业的发展,本届未来之星选出了10名新星为大家献艺。表演现场各位家长和孩子们都蓄势待发,场下观众也都期待着看到小明星的大风采。
主持人一一为各位介绍了参演的小明星们。第一位上场的小明星是来自郑州市纬一路小学的张子晨同学,刚上小学的张子晨小小的身躯还没有琴凳高大,但是演奏的《The Beginning》却气势恢宏,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这首《The Beginning》是收录于岩代太郎专辑《赤壁》当中的第一首曲目,由David Upfield编曲成了电子管风琴,将波澜壮阔的三国史诗故事演绎的淋漓尽致,张子晨同学以这首曲子让在场所有的观众都为之喝彩。
第二位上场的是来自洛阳市双语实验学校的马悦萌同学,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岩内佐織作曲编曲的《未来之门》,马悦萌沉稳的演奏风格让在场观众领略到了未来的气息,从平稳的音型过渡到激情唱响,结尾也收的干净利落。
第三首是由来自大连的孙健浩为大家带来的一首《阿尔维玛序曲》,这首曲子是由渡边睦树作曲,气势的开场,节奏的律动以及作品中小号音色和打击乐音色的完美呼应都给在座观众别样的体验。
第四位和第六位都是来自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的同学,分别是黄姚魏紫和王子乐。黄姚魏紫为大家带来的是一首由法国拉威尔创作的舞剧《达芙妮与克洛埃》第二组曲之群舞改编的双排键作品,小演奏家将作品中拉威尔的印象派独有的音型特点和现代光怪陆离的风格展现的一览无遗,右手的上行音阶营造出梦幻奇异的特色。王子乐为大家带来的是一首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晚期浪漫的色彩以及作品中看似刻板拘谨,实则深沉、热情的俄罗斯民族特色本质,都被小演奏家成熟演绎。
第五位是来自于湖南衡东五中的牟鹏宇同学,表演了一首由日本著名双排键大师窪田宏创作的《Inspire》,小演奏家一身亮片演出服和本首曲子的摇滚风格相得益彰,再搭配上其科技感的音色、电贝司华丽的solo和脚下摇滚架子鼓的配合,带动了整场气氛都燥热了起来,结束以后场下掌声不绝于耳。
第七位出场的小明星更是气势来袭,穿着蓝色拖尾裙亮相舞台,这位是来自深圳市南山外国语高新中学的邹静怡同学,她为大家带来了自己创作自己编曲自己演出的一首爵士风格的《Fantastic Stage》,据笔者演出后采访,邹静怡10岁才开始真正学习双排键,但是现在就可以自己创作编曲,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国际比赛和演出,实在是令人惊叹和钦佩。邹静怡同学极其富有舞台表现力,爵士和声和带有摇摆特点的Shuffle节奏使人耳目一新,仿佛置身于一个爵士音乐节的现场。
第八位出场的小演奏家是来自北京市鲁迅中学的和小峰同学,他为大家带来了本场音乐会唯一的一首中国作品,由中国著名作曲家王西麟创作、和小峰编曲的《云南音诗》交响组曲中的终曲《火把节》。这首曲目《云南音诗》是作曲家王西麟大学毕业后创作的第一个作品,18年后才得以问世,引起强烈反响,并于1981年获全国首届交响诗作品创作一等奖。此曲的终曲《火把节》备受听众欢迎,常被单独演出,迄今已在20多个国家60多个城市上演,也是国内外演出最多的中国作品之一。和小峰同学将作品中热情奔放的音乐情感演绎的兴云致雨、淋漓尽致,其中音乐更是描写了云南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度火把节庆典的情景,使人身临其境。
第九位出场的同学是来自濮阳杂技艺术学校的徐堃,他表演了一首日本大师创作编曲的《奇异的葫芦岛》,其中拉丁舞曲的风格和科技感打碟音色的间奏都十分有特色。
最后一位出场的是来自遥远新疆克拉玛依第七中学的张任颖,她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舞曲》第三乐章,以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特有的大气平和与深刻的音乐感情为整场音乐会拉下了帷幕。
整场“未来之星”音乐会不仅带给人无尽的音乐享受,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未来新星们的音乐力量,明星明星明日之星,圆月圆月圆梦之月,期待他们音乐的未来羽翼愈加丰满与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5:22:30 | 只看该作者
走“近”梅西安——“汉斯-奥拉•艾瑞克森管风琴大师班”纪实

/刘琳  /组委会
    2018年9月20日星期四下午14:00,第六届北京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的第三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音乐学院管风琴专业系主任汉斯-奥拉·艾瑞克森(以下文中称为汉斯),于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201演奏厅进行了三个半小时大师课。汉斯曾与多位大师学习管风琴演奏,其中一位便是“现代音乐之父”梅西安。本场大师课就梅西安的作品《圣体的降临》为例,讲述梅西安管风琴音乐与现代管风琴音乐创作。
    在即将开讲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因为这几日的忙碌,“国际管风琴音乐节创始人兼艺术总监”沈媛老师突然出现身体不适的反应,但是瞬间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面带笑容以最专业的方式继续进行讲解及现场翻译工作。在此,向沈媛老师以及各位到来的大师们致敬!与此同时,要向台上台下每一位管风琴演奏家还有我   的同僚乐评写手们致敬!为了能够让每一场音乐会、大师课最好的展现于众,每一位参与者包括观众都非常用心!
回到本场大师课的主题,不得不说,笔者与梅西安确实有一种“缘分”,在2018年4月22日、6月3日及6月21日的系列专场音乐会中,第三场专场音乐会就是梅西安《圣体的降临》套曲演奏,笔者全程参加并进行了系列乐评记录,时隔3月,“再见”梅西安,这次的境遇让笔者更深一步了解梅西安,感受管风琴,细品《圣体的降临》。
对于本场大师课,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如下:

一、汉斯眼中的梅西安:
汉斯是在梅西安人生的最后五年跟随其学习管风琴音乐,也是梅西安生前最后一位学生。今日我们也因此有幸了解到不一样的梅西安。在我们看来被世界公认的“现代音乐之父”梅西安,却对自己有一个不一样的定位。他认为自己首先是鸟类动物研究家;其次,为写节奏的人,最后才是管风琴演奏家。在大教堂里的工作的60年中,多重的宗教元素,为这位虔诚的教徒带来了无限的创作思源。
汉斯说到,我非常尊重亚洲文化和体系,在法国,梅西安的生活环境就是这样,我们需要了解他背后的含义与故事,不单是音乐作品本身的音符。今天我们会针对《圣体的降临》进行作品研究,梅西安自称生下来就是天主教徒,汉斯则是新教教徒,两者宗教虽有很大差异,但汉斯一直以一种虔诚的心去走进梅西安,了解大师与自己所处不一样的环境与故事。汉斯表示自古典主义时期至今所有高质量的演奏家中,只有J.S巴赫的管风琴作品能与梅西安相提并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对比和答案?客观来讲,从和声的色彩性上、和弦外音的大量涌现、扩大和自由的使用上以及调性布局等方面,细数这些高产的作曲家们,唯有莫扎特创作了30首管风琴作品,而享有“乐圣”之称的贝多芬仅有一首管风琴作品,还有很多著名的作曲家甚至完全没有涉及过管风琴音乐作品。因此无法做横向类比,也因此无法做出细节上的评判。

二、汉斯心中的《圣体的降临》
这个部分是由中央音乐学院管风琴专业学生进行演奏。整首套曲由9个乐章构成,它是梅西安在21岁时的创作,到了32岁再次进行润色修改的辉煌作品。由于第一乐章《圣母与圣婴》、第三乐章《永恒的目的》和第四乐章《圣言》的演奏者因其他事宜时间无法协调等问题,让现场观众包括笔者在内略有一丝遗憾的从第二乐章《牧羊人》开始欣赏。
该乐章由17级管风琴专业本科生张诗怡演奏。《牧羊人》单从作品名称来看,就能够让人联想到与大自然有关的画面,比如牧羊人、草原、星空还有闪烁的星星。画面感从何而来?显然,画家可以通过画笔绘出,作家可以通过文字叙述,演奏者则需要靠手指和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去演奏。在该乐章中,“星星的闪烁”是有规律,因此在弹奏中就需要演奏者手指把控精准并且均衡的去弹奏,练习时就需要靠数小拍进行练习。“牧羊人”怎样体现?从乐曲中我们能够听到模拟“笛子”的音调旋律,包括第11小节至第12小节中描绘牧羊人与小鸟对话的场面(如图红框圈出的部分)。
在第二乐章中,更多的细节笔者再次不一一赘述,到了第五乐章《上帝的孩子们》是由17级研究生傅宝儿演奏。在演奏完该乐章后汉斯对在场5为青年演奏家亲自示范与讲解,该乐章在整首套取中的难度指数称得上之最,比如右手和声三和弦跨度较大很难弹准,值得一提的是,汉斯告诉到场所有演奏家及观众,弹琴就是在找解决方案,一定要合理划分学会合理恰当的分配左右手的“工作”。对于该乐章演奏“指法”,汉斯花费了两年专注于此并专心撰写相关理论,因此在演奏的技巧与指法上传授很多,相信到场的所有人都有所收益。
随后15级管风琴专业本科生陈俐君演奏了第六乐章《天使》,这一乐章从出现,笔者当下脑海中就浮现出三个关键词:灵动、跳跃、活泼。这首展现的天使是很奇怪的,但是也是很完美的。通过汉斯的表述,梅西安与汉斯有一个共识——鸟儿就是人类能够看见的天使。如果你相信的话,其实鸟儿都是看着你的!
关于学生的演奏上,汉斯对其手指技巧做出了肯定,但在该乐章的节奏表达上展现的并不正确。这里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且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在演奏者的观念和习惯中,大多数演奏者会很自然的将奇数的小节划分成稳定的四拍,但在梅西安看来奇数的小节是跳舞的节奏。梅西安对节奏的要求可以说非常严格甚至苛刻,在此期间汉斯分享到自己曾在录梅西安的作品时,梅西安收到录音后立即告诉他,作品中的某一小节少弹了一个32分音符。这在其他演奏家的眼中可能是一个可以忽视的小问题。但是梅西安对他的节奏是不可以妥协的。因此演奏家们在弹奏时不要把梅西安不寻常的节奏变寻常。
中场的休息之后,开始了第七乐章《耶稣接受苦难》、第八乐章《东方的贤者们》的展示与讲评。两首乐章均有管风琴专业15级本科生刘增杰演奏,在第七乐章演奏之前,不得不问的是,不是讲“圣体降临”“耶稣诞生”吗,为什么会有这一乐章来描绘“耶稣受难”“等待死亡”呢?这是源自梅西安对于17、18世纪油画作品的喜爱而产生的创作灵感,在启蒙运动思潮影响下,当时油画作品大多呈现的是圣玛丽亚,其场景往往在在瑞典或是瑞士的山上抑或是法国甚至宫廷里,无论是怎样的作品中都能找到一个非常细小的十字架,也有可能是在房屋的屋檐上有两个交织的木头形成了十字架。这就是梅西安与巴赫相同之处,他们在管风琴音乐作品中,会用开头两个和弦倒影逆行以及和弦叠置,在音效上形成一个十字架。十字架的出现注定了耶稣的痛不欲生的挣扎与圣体涅槃的等待,在乐曲结尾处展现出的辉煌有力完美的诠释了耶稣受难的痛苦以及复活的开始。在此段落中,通过汉斯的悉心引导,演奏者重新展现了辉煌的部分,十分震撼,现场的观众掌声不断。
最后,大师课以16级本科生许晴演奏的第九乐章《神在我们中间》为结束,汉斯非常细致且耐心地讲解着该乐章指法的应用。笔者在此有了新的体会,演奏者对指法处理的细微之处能够将演奏的声效产生很大不同。于观众,从听觉上声音的体验有了新的改变;于演奏者,能够轻巧省力的展示音乐的连续性。在此之前,笔者粗鄙的以为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者与同样能够演奏管风琴,他们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差别。今日看来这确实是一个“误会”,能够弹好管风琴的一定能够弹奏好钢琴,但是能够弹好钢琴的演奏家不一定能够弹奏好管风琴,其原因是弹奏管风琴时,永远不需要敲击键盘,手指与键盘越近越好,只有这样才能更精准更准确的演奏。

三、汉斯口中的“谜团”
这个部分为互动解惑时间,是穿插在中场休息及结束前夕的空档。在此期间汉斯分享到自己曾在录梅西安的作品时,梅西安收到录音后立即告诉他,作品中的某一小节少弹了一个32分音符。可见,梅西安对他的节奏不可以妥协的,梅西安对自己作品中的节奏要求可以说是严格到苛刻。到场演奏者及观众在互动与交流中,对梅西安本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管风琴作品和现代音乐有了更深刻的学习,对管风琴这一乐器有了更直接的接触。
汉斯的细心、专注与幽默感染着每一位在场学者,本次的大师课在全场的掌声中结束。大师课带给笔者太多的收获及思考,不由将三个月前“初识”管风琴时与此刻“再看”管风琴时的体会进行对比。任何一个优秀的管风琴演奏者,不只具备我们表面所感受到的精湛的演奏技巧和呈现音乐的表现力,还具备持久的体力以及与作曲家与观众的共情能力。
大师之所以为大师,是因为他们更注重细节,更看重的是每一个精巧细微的地方,不同的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不同,但在演奏诠释作品时首先要归附作曲家的初心。
写在最后,我是一个生疏的笔者,经验不多、入行尚浅,字里行间的表达,可能与所思所想有所出入,为了保证大师课的时效性与真实性,希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以文字的形式最多的分享呈现出现场实况及当下的思考,其间较多纰漏之处还望各位读者、前辈和老师们指正、海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5:32:25 | 只看该作者
冰与火之歌 ——记沃尔塔瓦河•管风琴上的交响曲音乐会



文/ 刘琳  图/ 组委会
2018年9月20日星期四晚19:30,在秋意渐浓的北京中山音乐堂内上演了“沃尔塔瓦河·管风琴上的交响曲音乐会”,本场音乐会为9月18日“第六届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开幕起在北京中山音乐堂的第三场演出。
虽是第三场演出,但从上座率的情况来看中国观众对管风琴音乐的热情未减反增,本场音乐会更是一票难求。本场音乐会有三大亮点:其一就是它的售票情况,拥有着1418个座位的中山音乐堂内大约有八百多位来自各个国家的管风琴音乐爱好者。与此同时,据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与中山音乐堂合作的四年来,本届音乐节的每场入场门票基本售罄。可见,国内管风琴爱好者的人数开始增多,年龄范围不断扩大,国人对古典音乐的热爱与欣赏也开始往更深的层次和方向发展。
其二就在于上、下半场的曲目设置与演奏家的安排,给笔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火”与“冰”的交织和碰撞,德克萨斯州贝勒大学管风琴教授兼系主任伊莎贝尔·德麦尔斯代表着如“火”一般的力量,正如刚开场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非常直接的敲响了每一位观众的心;紧接着奏响的穆莱特管风琴作品《圆窗花》,瞬间带领听者联想到阳光透进宫廷或是教堂里安置的彩色玻璃,折射出绚丽夺目、五彩斑斓的画面;塔本尔的《帕格尼尼变奏曲》被伊莎贝尔称之为“非常疯狂地变奏曲”,该曲中的和声走向如不断喷涌的烈火一般,持续向前推进;从伊莎贝尔演奏的索沃比《愿灵魂安眠》里,感受到了索沃比对“一战”战友们饱含着热忱真挚与哀悼缅怀的强烈情感;最后一首斯美塔纳的《沃尔塔瓦河》伊莎贝尔将其改编后,既呈现出原本画面中两条河流汇合后,以一种不可抵御且向前奔涌的力量,又多了一份如同熊熊烈火一般,愈燃愈旺的热情。总而言之,上半场伊莎贝尔演绎的五首作品就像一团火焰层层递进不断地点燃着每一个听者的心。
音乐会下半场的五首作品由韩国延世大学的管风琴系主任、管风琴演奏家辛东一展示,于上半场的伊莎贝尔相比,笔者更想把他比作与“火”相对的一种能量——“冰”。单从演奏的作品曲目来看,依次是梅西安的《永恒教堂的浮现》、J·S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瓦格纳的《女武神》、杜普雷的《g小调前奏曲与赋格》以及李斯特像偶像巴赫致敬而作的《B-A-C-H前奏曲与赋格》,这些都具有浓厚的宗教性风格的作品,相对于前者而言,他的演奏风格及作品的编排更像是在“冰河上行走”的漫步者,步履稳健,无畏前行。
“冰”与“火”这两种强大的力量看似对立,实则可合而为一。二者在相遇、碰撞、融合后能够产生出一种神奇的魔力,让观众对管风琴音乐念念不忘,在中山音乐堂内留恋徘徊。何以见得?
这就是笔者要说的亮点三,在音乐会中场休息时以及音乐会结束后,很多观众簇拥在台下,嘴里念叨着“快去仔细看看管风琴的样子”。在离管风琴最近的舞台下面,每一个想要了解管风琴的眼神里都透露着“尊敬”,这是一个难以用词语形容得感觉,或许是人们被这“乐器之王”的气场震撼,亦或许是因它能够带来无限惊喜的音效为之着迷。总之,围观的人们驻足痴望、不忍离去。
在这场“冰与火”的“较量”后,相信会有更多的初识者和爱好者对管风琴音乐甚至古典音乐有了更深入了解和体会。请每位关注者继续保持着这份热情与热爱,9月22日上午10:30“天籁之音”等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5:42:57 | 只看该作者
深刻的人类情感——高田和泉电子管风琴音乐会观后感

文/姚越  图/组委会

2018年9月22 日晚19:30,在中央音乐学院琴房楼演奏厅,上演了一场的令人陶醉的电子管风琴音乐会,悠扬的乐音划破秋风寂寂的夜晚,吸引了许多观众闻声至此,室外寒意渐浓,室内座无虚席,这样的反差是音乐带来的感动,也体现出大家对电子管风琴的喜爱,也为初秋增添了一份温暖与色彩。

此次为我们带来这场音乐音乐会的演奏家是日本雅马哈音乐振兴会签约演奏家高田和泉女士, 高田老师是电子管风琴(双排键电子琴演奏家)、钢琴家、作曲家,在雅马哈的音乐教室里,4岁开始学双排键电子琴,11岁开始学钢琴。1999年在上神户大学的期间,获得「国际双排键电子琴演奏大赛流行音乐组别」第2名,并以此为契机开启了她的职业生涯。作为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日本新生代双排键创编型演奏家,高田老师以擅长演奏感性优美的叙事曲而得名,其精巧的编曲和个性化的音色品味也被广大爱好者所认可,用自然的节奏感来表达不同类型的乐曲,也是她独特的最具吸引力的表演风格。此次来中央音乐学院演出,是高老师时隔11年再次来到北京,所以对于观众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对于管风琴艺术节来说,也是非常值得纪念的一个版块。

音乐会伊始,高田和泉女士连续演奏了两首曲风热烈的曲目,拉开了音乐会的帷幕,也将在场所有的观众一秒带入到热烈的音乐氛围之中。第二首《活力》,是高田老师为YAMAHA ELS-01C电子管风琴特别定制的曲目,高田老师将丰富的打击乐融入其中,鲜明的节奏确实带来活力无限的感觉。关于这首乐曲的命名,高田老师开玩笑说还有一段趣味的往事,因为她在巡演中,只有仅仅三天的时间进行编创,当她完成之时,如释重负,仿若重新获得了生命的活力,便由此有了这首《活力》。

第三首《风之都》,灵感来源于日本古都的景色,乐曲中利用传统乐器笛的音色,在日本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流行的元素,将日本传统古都由历史风韵表现到极致,让每一位观众眼前都可以浮现出古都深沉而恬静的画面。  

第四首《你如此可爱》是一首带有拉丁风情的音乐,曲中运用了浓郁的长号和爵士长笛音色,整个节奏韵律表现出浓郁的LatinJazz的风格,整首乐曲非常灵动可爱。

第五首《摩天大楼》运用热烈鲜明的架子鼓,丰富的铜管增添了音乐的饱满度,小号和萨克斯音色的加入,使曲风更为现代,描绘出汽车疾驰在东京街道,从两座高耸的楼宇之间穿过,驰骋之中掠过远处东京铁塔的一角映入眼帘,在黑夜与速度的交叠之下,带来一种视觉的冲击与震撼。

第六首《大地的黎明》是高田老师在六年级时写出的动机,之后为YAMAHA ELS-02C双排键电子管风琴特别定制的曲目,这首曲子描绘了北海道的冰雪之景,太阳逐渐从地平线升起,海面一望无际,安静而神秘。


第七首《哀伤的安达卢西亚》是高田老师10年前刚到东京的时候,将自己当时在看连续剧时的感受化作了这首音乐,表现的是不同角色在爱情之间的挣扎与撕扯。

第八首《地平线》和第九首《母亲》是高田老师今年发行的最新CD中收录的乐曲,乐曲《地平线》中利用丰富的打击乐音响,马林巴以及节奏感强烈的鼓点,表现动物在非洲大草原上奔跑的形象,加入鸟鸣声多了一份丛林的奇妙,融合了世界音乐的风格。


《母亲》是高田老师自己成为母亲这个角色之后所创作的一首作品,她将伟大的爱编创成音乐作品,弦乐与钢琴的糅合与呼应,使得观众在感受丛林的惊险与草原的广袤之后,平缓下来,让人们静静感受电子管风琴弹奏出的旋律,这种非常感性的、优美的叙事曲,也是高田老师非常擅长演奏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她出色的作曲能力。高田老师也表示,她非常鼓励原创作品,也学生们多多参与创作,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化为音乐作品,以作曲者与演奏者的角度去更深度的了解电子管风琴。

最后一首《松林-森林的鼓动》描绘的是西伯利亚的景色,激烈的演奏以及丰富的音响,顿觉呼啸的风声,大自然的凛冽之势近在眼前。


一场音乐会下来,高田老师的演奏魅力令大家的掌声久久不息,同时一场融合了爵士、拉丁、流行、传统、世界音乐等风格的曲目,也让我们领略到高田老师出色的编创能力,以及电子管风琴无穷的表现力。以“深刻的人类情感”命名这场音乐会,正如高田老师一直秉承的理念以及对中国电子管风琴学生的希冀一样,在音乐中寻求情感的表达,在生活经历中寻找音乐的元素,在自然中去感受,在人文中去体会,才能在演奏中为自己和观众带来深刻而极致的体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5:56:39 | 只看该作者
天籁之音——管风琴独奏曲与协奏音乐会纪实

文/许贝  图/组委会
    2018年9月22日上午十点半,虽正值中秋节假期的上午,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内这场名为“天籁之音”的高水平管风琴音乐会还是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前来。虽不在日常音乐会的黄金档,但高达九成之多的上座率已足以表明了观众的期待与热情。作为“2018北京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系列音乐会之一,这场音乐会中各时期经典作品的安排、数位国际名家大师联袂登台以及更为丰富的独奏、协奏形式呈现与中国最高规格的音乐厅交相辉映,也令到场的每一位观众有机会近距离领略有94音栓、多达6500根发声管的堪称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镇厅之宝”、目前国内最大的管风琴的独有风采。

      整场音乐会共呈现了9首从巴洛克到现代派的作品,首先是由中国管风琴演奏家沈媛演奏的巴赫《g小调幻想曲》和李斯特的《圣佛朗索瓦行走在水面之上》。提到巴赫总会让人感到熟悉、崇敬又古远,作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巴赫对世界古典音乐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他的作品总是在时代久远和长期服务于宗教的既定印象中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深究其音乐语言,那些不易被理解的音乐密码也并不难被解读,巴赫的情感离现代的人们也并不遥远。无论时代多么久远,人类的感情总是相似的,《g小调幻想曲》是1720年巴赫为吊唁他的第一任妻子而作的作品,在沈媛细腻而饱满的表现下,将蕴含其中的痛苦与冷静频繁交织的强烈表达形容尽致,让我们感受到了巴赫比现代情感更为丰富、饱含温度的内心世界。一位好的演奏家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做支撑,更体现在其个人对作品背景、作者性情的多层次解读,更重要的是在作品与观众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并给予观众更多的想象、共鸣与思考。沈媛演奏的第二首作品是浪漫派作曲家李斯特的一首改编作品,李斯特通常以交响乐、钢琴作曲家与钢琴演奏家的身份为现代人所熟知,鲜为人知的是他在晚年期间仅创作管风琴作品并大量举办音乐会,《圣弗朗索瓦行走在水面之上》是李斯特受到圣佛朗索瓦主题油画作品的启发而创作的一首钢琴组曲《传奇》,再移植为管风琴作品的选曲,厚重丰富的和声感展现了圣佛朗索瓦行走在水面上渡过大洋的豪迈壮阔景象。
      两首独奏作品结束后,来自现任维也纳音乐与戏剧表演大学的管风琴教授皮埃尔·达米亚诺·帕瑞德演绎了随后的两首作品。著名管风琴演奏家帕瑞德曾摘得多届国际著名管风琴赛事第一名,并在不久前荣获了奥地利政府颁发的“国家最佳艺术家奖”。亨德尔创作有20多部歌剧,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管风琴演奏家,《降B大调第七管风琴协奏曲》即是他为歌剧的幕间演奏而创作的管风琴作品。亨德尔一生创作了大量为小型台式管风琴而作的作品,音乐会所选的这首是其唯一一首为加有脚键盘的大型管风琴而作的协奏曲,中国著名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陈琳老师携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与帕瑞德共同演绎了这部作品的第一和第四乐章,游走于各声部的管风琴与木管、弦乐队将巴洛克时期旋律精致而跳跃、节奏强烈而活跃、短促而律动的音乐风格呈现的精致轻盈,堪称完美。
    独奏作品《赞歌》是帕瑞德教授向其同事——同任职于维也纳音乐与戏剧表演大学的作曲家教授沃尔夫莱姆·瓦格纳(Wolfram Wagner)委约的一首现代派风格作品,乐曲以更为现代化的音色展现了极具技巧性的演奏风格,但又有着更易于被听懂的音乐语言,就整体而言既有辉煌的齐奏又有灵巧灵动的部分,使得这首作品的亚洲首演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情接纳。   
      “北京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自创办以来就致力于世界顶级管风琴演奏水平的交流互鉴,历年来,众多来自世界各国管风琴演奏大师的到访,让中国观众得以领略管风琴演奏的世界级水准,也在不断滋养着中国观众对管风琴音乐的热情。在本届音乐节中主办方邀请到了法国凡尔赛宫首席管风琴演奏家、现任宫廷乐长让-巴蒂斯特·罗宾,同时也是凡尔赛音乐学院作曲教授、管风琴教授,罗宾教授演奏的四首作品中,既有为古典乐迷十分熟悉的德彪西的《月光》、马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也有更新的维多尔的浪漫派作品与罗宾本人创作的现代派作品。印象派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代表作《月光》由演奏者罗宾改编移植为管风琴曲,在两位法国音乐家的跨时空对话间,让人们感受到了法兰西音乐清澈、雅致、简朴、自然表露的风格,主题音调在各声部不断呈示相映所表现出的音乐色彩变化将月光的朦胧轮廓呈于眼前;而为管风琴与乐队而改编的协奏曲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间奏曲,在本场音乐会中是唯一一首展现出管风琴在弱音状态下与弦乐、木管乐完美配合的作品。意大利作曲家马斯卡尼的这部歌剧或许不为很多观众熟悉,但其间奏曲却先于歌剧耳熟于世,有幸听到管风琴与乐队的改编版本对于现场的观众与笔者来说都是尚属难得,温暖动人的旋律穿越时光历久弥新,听来令人感动;《g小调第六管风琴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快板”是法国浪漫派作曲家维多尔所作,乐曲以一台管风琴呈现了一整个交响乐团的宏大效果,展现了管风琴所独有的特色与魅力,其间令观众清晰的感受到独奏的美妙与合奏的辉煌,特别是主旋律似进行曲般的豪放激昂令人振奋印象深刻;罗宾教授演奏的最后一首作品是由其自己所创作的《机械幻想曲》的亚洲首演,这是一首充满现代工业气息的现代派作品,弦乐队拨弦对机械转动的模仿以及定音鼓与三角铁对钟表滴答声的模拟在极具冲向宇宙、追赶时间、充满未来感的主旋律中的穿插出现,给观众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更多关于时间、现在与未来的思考。
      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作品浪漫派比利时作曲家戎根的《交响协奏曲》第四乐章“托卡塔”,再次由中国管风琴演奏家沈媛演奏,乐曲以蒸汽火车为主题,这也是整场音乐会协奏曲目中独有的一首乐队加入了铜管乐器的作品,管风琴在强音辉煌效果下与铜管乐器的相得益彰更宜于表现宏大的主题,沈媛的演奏与丰富的音色配置则将如同开足全部马力穿过山洞、掠过群山,怒吼着朝着辉煌终点一路高歌的火车形象表现的极尽描摹,激昂的音乐情绪也将观众的热情带向了顶点。曲毕演奏家们三次返场谢幕掌声仍经久不息,直到沈媛再次登台献上安可曲,驻足的观众才逐渐散去,这也足以看出在短短的数年间,中国管风琴观众的热情已由破冰走向升温,这正与致力于中国管风琴事业的先锋与前辈们孜孜不倦的努力与培养紧密相连,而笔者坚信中国管风琴的未来会更加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6:10:10 | 只看该作者
魅力何在——2018北京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闭幕音乐会评述

文/孙莉  图/组委会
提到电子管风琴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是气势磅礴的一种心灵体验还是演奏者在台上动感十足的摇摆画面。近日,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2018北京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在多个分会场上座率都是非常之高,国家大剧院更是两千八百余张座位全部售罄。那么这些音乐会或是大师课为何如此受到大家的追捧和喜爱,还有整个音乐节成功举办的诀窍又在何处呢!9月23日晚上7点30分,笔者前往中央音乐学院大礼堂参加本届音乐节的闭幕音乐会,看到了这场音乐会乃至音乐节中有三大亮点值得称赞!
一、多元音乐 风格交融
我们知道电子管风琴的音乐表现力是丰富的,就像是“一个人的乐队”在演出。当晚音乐会是由被誉为“电子管风琴界实至名归的顶级演奏家”加曾利康之为大家献上精彩表演的,笔者也深切体会到了精湛的演奏技术和音乐表现力。从音乐会选取的作品风格来看传统曲目和流行曲目数量参半,演奏家创作的音乐多元化则大多能够发挥出电子管风琴的本身特色,包括有乐队的、电子音的和一些流行的元素都展现给观众聆听。
音乐会中演奏的传统(古典)曲目有《东邦节》《三十里铺》和让·西贝柳斯创作的《芬兰颂》三首作品。其中“东邦节”是加曾利康之家乡秋田县的传统节日,歌曲《东邦节》则是民众多为庆祝节日而尽兴饮酒演唱的一首民谣。在加曾利康之演奏时我们可以听到日本音乐元素和中国音乐元素的融合。如在音乐开始响起之时,使用了扬琴描绘流水潺潺的画面,而又与萧的结合使人听起来旋律舒缓、幽静。后面使用了日本太鼓的音色并逐渐加快鼓点,音乐也愈发欢快起来,音乐的表现力不断增强描写出了节日的盛况,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中国传统民歌《三十里铺》是作为本次音乐节中“第四届国际电子管风琴”比赛的编曲主题。加曾利康之在演奏中则是是先采用主题即兴而后加入旋律即兴完成的,给中国观众带来了一种大千世界幻想曲的方式进行表演。音乐充满着浪漫情怀,加入的流行元素使作品的音乐色彩变化更是丰富。作品《芬兰颂》在音乐发展中主要有三个色彩层次的对比,把听众带入充满紧张的戏剧性冲突的战斗场面,表现了芬兰民族抗击外侮,争取解放的决心。
流行曲目中有莫里斯·拉威尔创作的《达芙妮与库罗伊组曲第二号~日出~众人狂欢舞~》、电影音乐选段《回到未来》《父亲的眼睛》及加演作品《带你一起渡过困难的海洋》。其中《父亲的眼睛》是由加曾利康之创编的,音乐中不仅有模仿水的声音使人感受到了眼睛的清澈和光亮,舒缓的旋律又给人带来一片祥和惬意之感,后面音乐色彩的逐渐加厚也使得旋律更为宽广。
加曾利康之演奏的作品以引人入胜的旋律、卓越的乐感以及独创的编曲风格和充满透明感的KSX(KASORIX)音色赢得了观众长久热烈的掌声。

二、搭建平台 解决问题
即兴演奏是将音乐表演与音乐创作合二为一的音乐表演方式,而电子管风琴即兴演奏则对演奏者的表演技巧和创作才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从1985年至今,中国的电子管风琴演奏水准已经接近了国际水准,甚至达到了国际水平。可是在即兴演奏方面却存在着徘徊不前的状况。音乐节组委会为了引起大家对此问题的广泛重视和促进即兴演奏的发展,在音乐会中精心安排了由观众提出音乐主题请演奏家现场示范的环节。加曾利康之丰富的创作经验自然使他在2—3分钟内完成准备工作。这次音乐会较以往不同的是,除做音乐主题即兴外今年新加入了旋律即兴演奏,所以这种巧妙安排正是为了解决当下即兴演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为学子们搭建的交流平台。
在这个环节中,沈晓明教授邀请的四川音乐学院学生准备了新疆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主题,请加曾利康之做主题即兴演奏。而后,加曾利康之在这个主题上做各种变化演奏,充满着浪漫和变幻色彩,时而旋律深厚、时而轻盈典雅、时而又充满着力量色彩,小小的一个主题演绎成了音乐色彩变化非常丰富的作品,令现场观众和学生赞叹不已。
另一位邀请上台的是一位蒙古族小学生,他选取家乡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作为限定主题请演奏家做旋律即兴。音乐中首先是在富有轻飘的童声基础上加入了男声齐唱逐渐步入了主题,音乐风格沉稳,稍后旋律色彩加强与前面音乐有了变化对比。乐曲在最后又回到使用童声表现旋律的轻盈,力度对比则像是充满了力量和希望,表现了草原的辽阔景象。互动环节结束后,组委会负责人沈媛宣布这首乐曲将作为明年编曲比赛的主题。
电子管风琴的即兴演奏是集演奏技术、音乐、创作能力的综合表现,加曾利康之运用不同表现手法,促进了音乐的多元风格。不仅让现场观众大饱耳福,这种互动更是积极引导学生们对于即兴演奏的认识和大胆尝试。从此次活动来看,音乐节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展演,同时组委会将存在的核心问题也搬上了舞台,从而使举办的活动更有导向意识,也可改善当下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得音乐节更加有学术价值和举办意义。

三、携手共赢 创建未来
“北京国际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音乐节”自2010年成立以来现已举办6届,笔者想到它之所以能够获得业内人士好评,首先在于活动的目标定位。而它也正是以创造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中国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视野相结合发展为目标,以兼顾学术高度与普及广度为学术态度的理念贯穿于历届音乐节活动之中的。可以说活动的历年举办之基,是得以逐年扩大社会影响力之本。
本届音乐节的主题为“音悦台管风琴音乐文化”,围绕“法国巴洛克与梅西安之后的法国现代管风琴作品”,“巴赫及德奥管风琴作品与意大利音乐的联系”,“梅西安管风琴音乐与现代管风琴音乐创作”等。并通过音乐会、大师班以及研讨会等方式将这些内容传递给青年学子们,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境或是开阔学术视野。
一场成功的学术活动,主办方不仅需要有先进的理念,强大的专业技术团队,同时来自社会和业内人士的支持也同样功不可没。目前音乐节组委会已与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深圳艺术学校和新疆艺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建立合作机制,共同致力于推动电子管风琴事业的发展。同时,分别设在国家大剧院、中山音乐堂,全国分会场西安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厅、鼓浪屿风琴博物馆、深圳音乐厅、杭州大剧院、武汉琴台音乐厅、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的分会场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优质的交流平台。
这次活动中除“神器”电子管风琴拥有“先天资质”外,邀请的众多学界大咖和给力的合作团队等皆是音乐节大获成功的诀要!相信通过本届音乐节的交流,将会进一步促进中国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的交融发展,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9-29 17:58:57 | 只看该作者
看看了解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8-10-2 07:46:43 | 只看该作者
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8-10-20 22:1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新闻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重要通知】|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第一键盘 - 电子琴信息网 - 电子琴在线论坛 ( 粤ICP备14036084号 )

GMT+8, 2024-4-26 05:48 , Processed in 0.16564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