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键盘 - 电子琴在线论坛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孙德明

[原创]关于“长、短”——兼谈成人学钢琴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 20: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长、短”

—兼谈成人学钢琴之二

在音的四大特性中,音的长短被列在第二位,可见其重要性。然而,很多成人在初学钢琴时并不注意,一开始就没有形成良好的时值概念,以致于连自己弹了多少拍都不清楚,从而无法培养内在的节奏感。手指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可一旦进入简易的少儿歌曲即兴伴奏,就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当重新回过头来寻找根源时,方知为时已晚,再也难以前进了。这也是许多成人半路出家又半途而废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培养教育良好的内心节奏感,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内心听觉。要听就得靠耳朵。我曾半开玩笑地讲过:一个搞钢琴演奏的人,至少有四个耳朵。为什么说有四个耳朵呢?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这是一个生理健康的人都所具有的。而另外两只耳朵,一只在自己的心中;另外一只给了听众。要培养另外两只耳朵,首先要利用好具体的两只耳朵。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耳朵练琴。

听觉的敏感程度是决定性因素,不少成人弹不好琴,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而是鉴别这些技术的试金石——听觉。有许多成的想法很不错,练琴时的状态也十分投入,技术上、读谱上、表情上都无可非议,但就是不好听,任凭乐思荡漾在时间的湖面上,偶然也溅起些许感情的浪花,可总令人不知所以。不该断时却零零碎碎,仿佛一峰骆驼在沙漠上行走,松松散散,迷迷茫茫。该流畅时也难以连贯,虽起起伏伏,却像错综杂乱的石林,突突兀兀,纵横紊乱。关键的一点是时值不准确,节奏不稳当。这不是粗心急躁所造成的,而是听觉问题,尤其是内心节奏感太差而形成的坏习惯。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何在呢?首先是作为感官的,具体的两只耳朵与外部世界发生的实际存在的物质性声音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地用耳朵来协调,而是凭借习惯性思维养成的弹奏意识处理声音,尽管这仅仅是表象的、外在的听觉,但它却同时包含着内在的感受。因此,养成用耳朵练琴,从第一个音开始就有意识地锻炼耳朵的功能,是为后来培养内心听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用一只手弹一个单音C,不管用哪一根手指,它的声音都是C的音响。十指的力量,对于初学者并不均衡。用中指和小拇指所弹出的声音绝对不同。这就需要听觉发挥作用了,然后再反馈给大脑对手指发出指令,让不同的手指产生相同的声音。声音一致了,就存在一个时值问题,即音的长短,成人很容易抢拍,即时值不够便弹下一个音。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也同样出自耳朵。心里明知它是几分音符弹几拍,可一旦声音发出就不知所措。尤其是遇上时值超出四拍的音符时,就更加加忙乱不堪了。因此,在进行五指范围内的单音练习时,尽可能把速度放慢;一个音弹出来后,让耳朵有足够的时间去鉴别,去思考。这就是用耳朵练琴的第一步。然后把每一个音都弹成四拍的时值。在触键的同时,不仅要数拍子,关键是要拍数印在耳朵里,感觉是这个音的下方挂了四个阿拉伯数字或画了四个时值图。如果时值更长,或六拍或七拍等等,通过“运动性记忆”(思维对手指的超前控制能力和对手指动作的不间断印象)把它们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这样不断积累,就会逐渐养成用耳朵练琴的习惯,就会逐渐培养成内心听觉,也就是我所说的另外两只耳朵——抽象的耳朵的功能。

中国人有一句俗话:走一步,看三步。许多成年人都接触过中国象棋,每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时,胜者往往正好应了这句俗话。亦可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要具备一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素质。这一切都不是与生 俱来的,包括那些被誉为“天才”者,都需要后天的努力培养。搞音乐更是如此,要培养内心听觉,必须日积月累,经过一番磨炼方能得之。音乐中的内心听觉,有点像棋艺中的“盲棋”。这是一种境界,一种全凭悟性才能达到的境界。在演奏中,是演奏者运用长期积累的对音响的感觉与经验,在演奏前事先于内心中想象到整个演奏结果,自己所希望的效果的能力。关于声音问题,我将另作论述。在这里,我主要强调时值概念。前面已经谈过关于外部听觉与内心节奏感树立的关系,大家已经十分明确两者的内在联系。现在我们要谈的是具体的耳朵的深刻含义,也就是抽象的耳朵与内心节奏感的奥妙。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被寓为笑话的故事:父母为了迎接大学毕业归来的儿子,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其中还不一只鸡。想让学成凯旋的儿子饱餐一顿。等儿子坐到桌子上时,儿子却说:“二老辛苦啦,你们把这只鸡吃了吧,我这里还有一只鸡!”可老俩口明明知道这是家里唯一为儿子留着的一只下蛋鸡,哪里还会冒出第二只呢?蒙得老俩口蛮以为自己的耳朵有问题,是听错了?还是儿子见的世面大了,瞧不起咱这乡巴佬父母做的鸡?见两位老人信疑难定,儿子便说:“我是学哲学的,在哲学中,鸡就是两只,一只是具体的;就像桌上的这只。另一只则是抽象的,就像我自己的要吃的那一只。”老俩口当然不懂,什么具体抽象,看得见摸得着才是真的。虽然是个笑话,但很像我们要培养的内心节奏。因此,想象力很重要!

时值的长短者犹如路程,很显然,走的趟数多了,自然而然也就熟知了,闭上眼睛也出不了差错,百米冲刺也好,悠然散步也好,反正就这么一段距离。如果这样认为的话,内心有无长短都无关紧要。假若我们把各种不同长短且高低不平的路段连接起来进行,也许一次是很难通过的。因此,遵循“一慢二看三通过,四想五弹六成果”这样一个原则,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将会事半功倍。先静下心来,把所有不同长短的节奏贮存进脑海,结合已掌握的经验,想象一下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音响效果,仿佛已看到和听到了这种节奏必将产生的声音和应该体现的时值。然后,再事先为各种节奏创造一个形象,并让这些形象与具体的实物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演奏时就会方便许多。但要避免教条或生搬硬套的模式化。尤其是作即兴伴奏练习时,更要多想象,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练习。尽管同样是四拍的时值,不同的音高和在不同的结构中,意义完全不同。

最后,我要提醒正在学琴的成人们,要使自己的耳朵唱起来,想起来,做到一耳多用。才能逐渐地养成用耳朵练琴的习惯,才能培养良好的内心听觉。内心节奏感也随着“抽象的耳朵”的建立而树立起来,为今后的实用性即性伴奏奠定良好的基础。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00 收起 理由
Iamadog + 500 比喻生动,具有哲学味道。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5 20: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5 22: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慢二看三通过,四想五弹六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6 00: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好!

不过有个问题,就是怎么把那“心里的耳朵”培养到可以稳定把握时值呢?
是“慢”了,也“看”了,也“想”了,但“弹”出来时,对与错自己都搞不清,还怎么纠正啊?

我小时后学过两年电子琴,后来喜欢古典乐,也听了十多年,可这个“内在的耳朵”照样不灵。
现在把自己弹的东西录下来听,节奏总是不稳——除非开节拍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8: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7 15: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中的内心听觉,有点像棋艺中的“盲棋”。这是一种境界,一种全凭悟性才能达到的境界。
------ 即为在C.C.Chang的"Fundamentals of Piano Practice"所高度强调的"mental play",也是本人认为钢琴学习中能成为高手和庸才之间的分水岭的一道关口,似乎在大脑中进行一场钢琴演奏比走一盘盲棋要耗费更多的脑细胞,但是确实是必须培养以及能够培养出来的,当然一部分先天的资质是前提条件.



「该帖子被 gtd7hab 在 2009-2-7 15:19:2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0 18: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4 16: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 10: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9 18: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6 21: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我是先看了八,再翻出一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新闻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重要通知】|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第一键盘 - 电子琴信息网 - 电子琴在线论坛 ( 粤ICP备14036084号 )

GMT+8, 2024-3-28 22:43 , Processed in 0.17331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