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电子琴信息网 → 关于双排键电子琴

关于双排键电子琴

双排键电子琴俗称电子管风琴,是一种高级的电子乐器,因其有两排手键盘而得名。双排键电子琴通常有立式的琴体,两排或三排手键盘,一排脚键盘,和一个或两个脚踏板。操控一台双排键电子琴需要人体多部位配合,通常右手弹奏主旋律,左手弹奏副旋律或和弦,右脚控制音量踏板或延音踏板,左脚控制脚键盘发伴奏低音,双脚膝盖还可以控制切换音色效果等。演奏一曲需要全身运动,讲究的是身体各部位的统一协调。 正因为如此双排键电子琴比较适合现场演奏和伴奏,多声部即兴演奏和表现大乐队效果尤为出色。自问世以来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长盛不衰。世界各国音乐学院和音乐教育机构也将双排键列为专业学科,使电子琴这一现代乐器在音乐领域占据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双排键电子琴与管风琴

  

双排键电子琴的发明,与管风琴是密不可分的。

      上世纪初,世界各地的教会都普遍使用巨大、宏伟、声音洪亮的管风琴,它是靠人力或水力操控风箱,形成风压吹响管子发出声音的。由于体积过大,有的高达三层楼房,重几十吨,制造、运输、使用都十分不便。

      

      于是,人们就把目光投向电能应用。1935年德国E.韦尔特、W.法斯和管风琴制作家K.曼伯格共同开发了利希特风琴,利用光线照射印上声音模式的玻璃转板上,从光变化引起的电流变化形成声音,但这种琴仍然庞大,要两间房才能安置。

      1930年美国发明家L.哈蒙德推出有实用意义的机电式风琴,称为哈蒙德琴。

      它靠电磁线圈靠近91个多角钢音轮发出交流波,整理为正弦波合成音色。它有两层61键手键盘和一组32键脚键盘,能模拟20多种音色,这种琴于1934年申请专利权,1935年开始大量生产。仅1937年就销售3000多台。不过哈蒙德琴因为发声原理为机电,故只能称为第一台电风琴。但它的造型和结构成为了后来双排键电子琴的雏形。

  

第一台双排键电子琴


  当美国人制造的哈蒙德电风琴在全世界风靡一时之际,东方的日本却在默默地进行模仿研究,籍着新器件技术的发展,日本YAMAHA公司于1959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双排键电子琴:D-1,并以electone作为注册商标。

      D-1实际上是哈蒙德琴的翻版,但由于采用先进的晶体管技术,内部电路和综合性能都有相当的进步。后来更发展出FS、ME、HS、EL等众多系列,确立YAMAHA的双排键电子琴霸主地位。

    

双排键电子琴的几个历史发展阶段

  
       电子琴与其他电子产品一样,总是跟随电子技术的革新而换代的。按音源发生原理分,双排键电子琴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

       模拟音源时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子元件正值电子管与晶体管交替换代,双排键电子琴音源普遍采用晶体管构成分立元件音源发生器,通过分频电路产生音阶,音色也多是分立元件的模拟电路产生,以管乐音色为主,加以颤音的夸张修饰,可用的声音效果也屈指可数,总体听觉四不像,电子味浓,和弦伴奏也比较简单。此时期的代表型号为D-7(见下图),典型的琴面板布局以音栓为主体,用以简单地合成各种音色。

       FM音源时期。七、八十年代,YAMAHA公司发明了FM(调频)音源技术,并迅速应用到其电子琴和电子合成器产品上。由于它采用合成技术,甚至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声音和效果。采用FM音源的双排键电子琴克服了模拟电路音色模糊、混浊的缺点,以清新、纯净、明亮的新特性使音乐效果更趋合理。这时期的双排键加入颤音敏感键盘,声库存贮特性,演奏更方便、更具活力。此时期的代表型号为fx-20(见下图),典型的琴面板布局以颜色分组的互锁按钮和少量音栓为主体,除了合成音色和管弦乐组外,增加了预置音色组和独奏音色组,开始引入面板存贮记忆钮,使音色切换更加便捷。

      AWM音源时期。八十年代中后期,PCM技术得到广泛采用,克服了FM音源的生硬、干涩的缺点,PCM音源技术对真实音色样本进行压缩,并可以对原始音色进行创造性的改造,使之产生全新的声响。这种技术和FM技术的结合,创造了更贴近人们真实的生活环境的音色。这时双排键普遍采用FM和AWM(即PCM音源)双音源,并增强了音色编辑和节奏音序编程,引入了MIDI接口,和后触键键盘技术。表演能力得到加强。此时期的代表型号为hs-8(见下图),典型的琴面板布局以轻触按钮和液晶显示屏为主体,引入数字技术处理音色节奏和效果,音色选择不再局限于面板,同时引入SM卡存贮,大大扩展了AWM音色库。

      AWM2/VA音源时期。九十后期,双排键电子琴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制造工艺的日益精臻,逐步脱离传统模式,融合成为电子琴、电子合成器、电脑编曲机的综合体。这时双排健电子琴采用AWM2音源(第二代高级记忆波形)和VA音源(虚拟乐器) 在音色创造力方面有了飞跃进步。VA音源擅长最逼真地模拟管乐和弦乐,从嘴唇动作到吹气强弱,都模仿得维妙维俏。并可以创造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乐器。 演奏的感觉接近原声乐器。新的后触键键盘技术和第二表情踏板的引入提高了演奏的艺术效果。此时期的代表型号为el-900m(见下图),典型的琴面板布局以为大屏幕液晶显示为主体,所有音频数据均数字化处理,面板按键功能自定义,使用软盘作为存贮介质,演奏操控更加方便快捷。


YAMAHA EL系列双排键电子琴


      90年代推出的EL系列,是YAMAHA双排键电子琴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从EL-7开始,琴的颜色以黑色为主,显得庄重高贵,琴体一改过去封闭式为半敞开款式,重量减轻,外观较具有现代感;液晶显示屏幕和菜单式操作,方便快捷;MIDI接口、鼓机接口和磁盘驱动器,大大加强了和其它电子乐器及电脑的联接能力。从EL-37开始,基本配备了触后键盘,音乐表现力得到新的提升。新的FM2和AWM2音源以及XG/VA音源的引入,提高了音色的逼真度;复音足键盘、MOC重音和弦和多种新音效丰富了艺术表现能力。
      1991年推出的EL-90是一款划时代的产品,音色数、独奏音色、声库菜单音色和音色记忆都有较大幅度增加;64行的大屏幕一目了然,使操作变得简单易学;记忆状态可记入磁盘;EL-90首次引入第二表情踏板,演奏更加艺术化。
      在EL系列中,EL-100是一款性能价格比较高的教学级产品,2002年推出,高达173种AWM2音色,120种节奏,音色支持XG标准,多种音响效果;MDR磁碟机等等,一万元的低价格给人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不过这款琴最大的不足是无法编辑XG音色。

      其后推出的EL-900/900M, 使用FSV键盘(水平触键),这是一种手指横向滑动能细微改变音调的特别触感功能,它使演奏变得更贴近真实乐器。EL-900/900M拥有173种新AWM音色,34种AV音色。900M还革命性地加入复音足键盘、节奏型态设计(RPP)和节奏进行设计(RSP)。
      EL系列是一个成功的乐器系列,目前它已成为现代双排键电子琴的主力军。

  

Electone的最新发展

    

      2004年后,YAMAHA推出了EL系列的换代产品ELx系列,包括ELS-01C/ELS-01、ELS-01B、ELB-01等多种型号,其中ELS-01C是最新的演奏级旗舰琴。它拥有509种AWM4逼真音色、274组打击乐节奏型,音序器记忆采用时尚的SM卡,宣告沿用了近十年的FD(软盘)记忆方式的终结。它的支架采用可拆卸的钢架结构,更好地适应了当今演奏场地经常变化的需求。ELS-01C还配备网卡通过互联网实现与YAMAHA公司网站联接,无限扩展了音色资源的利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其他品牌的双排键电子琴


      除了日本YAMAHA公司的Electone,其他几个主要电子乐器制造商也制造双排键电子琴。主要有:
      日本Roland : AT豪华双排系列。

      日本Technics:SX-GA2 双排系列;
      德国Wersi:Louvre 、 Vegas CS 、 Verona GS 系列;


      日本KAWAI:H2、DT9系列。  


双排键产品中的民族品牌

    

      长期以来,因关键音源技术等因素制约,双排键电子琴产品一直为日本YAMAHA等世界一流专业厂家所垄断。尽管80年代中期广东的卓漫洋、黑龙江的刘启文、刘启武等国内著名电子琴专家研制和小批量生产过双排键产品,但终因技术、资金缺乏和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影响,只能昙花一现。与此同时,台湾也曾自主设计生产过梅花牌多功能双排键电子琴(下图),在岛内风行一时,也因无法取得技术和市场优势而无疾而终。


      2004年起,吟飞电子有限公司在中国音协电子琴学会、上海音乐学院的鼎力支持下,克服种种技术困难,终于研制成功并于2007年1月推出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双排键电子琴-RS500(下图)。该琴虽然定位为入门级产品,但在复音数、音色控制、效果调节、接口标准等方面均达有较好的表现,可以广泛用于普通教学、演奏等应用场合。自推出以来不断改良、发展,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双排键电子琴音乐的表现形式

    

1.独奏:由一台双排键来演奏乐曲,可以是流行或古典。
2.协奏:在各种乐器的协奏曲中担当乐队的角色。可以为一件乐器协奏,也可以为几件乐器协奏。双排键的数量一般为一至两台,如果是很大型的乐队部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双排键的台数。
3.重奏:由两台双排键共同演奏乐曲,适合演奏声部复杂的大型交响作品。
4.合奏:是由双排键参与的于其他数件乐器一同演奏的一种形式,这样增加了音色的真实性,且声部较多,音响丰满,舞台效果很好!


以上几种形式是纯器乐的范畴。另外还有为歌剧,舞剧,音乐剧等伴奏。双排键充当乐队的作用。具体双排键数量依照实际需要而定。

  

双排键电子琴在中国

    

      双排键电子琴很早就进入了中国。
      在台湾地区,Electone运动十分活跃,全台有九所大学、学院和私立机构开办Electone课程,每年都有举办全台分区大赛,选拔培养专业人才。民间学Electone、用Electone之风很旺盛,各种交流活动频繁,人才辈出。
      相比之下,中国大陆就起步较晚。八十年代初浦琦璋等名家开始用进口的双排键电子琴演奏流行乐曲,一时风行全国,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那首20多年来百听不厌的背景音乐《渔舟唱晚》便是她改编和演奏的得意作品,浦老师后来还带出了一批电子琴精英弟子。

      1985年,日本YAMAHA音乐振兴会和中国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天津音乐学院联合创办“YAMAHA高级立式电子琴师资培训班(ETTC)”,我国著名电子琴专家王梅贞、王晓莲、芦小鸥等20余人是这期学习班的元老级学员(下图,从左到右:王梅贞、卢小鸥、王晓莲)。双排键电子琴从此走进高等学院。不过院校的专业教学仍然不足,加之价格昂贵,国人的收入水平一时无法承受,双排键电子琴只成为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贵族乐器。

      1990年沈阳音乐学院开设了立式(双排键)电子琴本科专业,沈晓明留学日本回来,坚定地投身双排键事业,他独树一帜,采取抓提高、抓榜样,巡回演出学习、兼顾史论和表演技能的有效教学方案,倾力培养国内甚至国际级尖子人才。他培养的学生如朱磊,曾获亚洲赛第一名、世界赛第二名;又如沈媛,曾获全国比赛少年组冠军、亚洲赛“最杰出演奏奖”。称沈教授为“中国双排键之父”也不为过。沈教授的成功,给国人以鼓舞。现在越来越多音乐学院都陆续开办了双排键专业,自发学习双排键的爱好者络绎不绝。


      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后的朱磊,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投身充满挑战的双排键普及和专业教育中去。他先后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了30余场个人独奏音乐会, 3次被邀赴日本东京、名古屋、仙台、福冈等地进行巡回音乐会,并带领学生深入街区演出,广泛宣传、推广双排键。他培养的学生曾梦、邹静分别获得2001年和2003年全国大赛第一名。他创编了数十首独奏、重奏、协奏曲目,他编写的 《Electone双排键电子琴车尔尼练习曲集》 被众多音乐院校所采用成为双排键学习的好教材;他在马来西亚出版了双排键CD个人专辑 《JapaneseHitSongs 》。2004年至2005年,他更先后出版了VCD和DVD专辑《曙光》,这是他多年演奏和教学成果的结晶。他在上音建立了“现代器乐系”并担任系主任、副教授,将电子乐器特别是双排键教学提到了更高的层次。他为中国双排键电子琴事业的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


      天津音乐学院双排键专业创办人高继勇教授,1988年起在天津音乐学院YAMAHA ETTC班潜心钻研双排键电子琴的演奏与教学,受到日本著名双排键电子琴演奏家斋滕英美先生的精心指导。

      他严谨治学,言传身教,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拓宽教学口径,增加教学内容,创造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培养了一批批具有综合能力的音乐人才,为该专业的提高与普及、为扩大天津音乐学院在全国的影响做出了贡献。多年来他创作、改编多首民族风格的双排键演奏曲如《走西口》等成为各音乐学院双排键教学、演奏的经典曲目。他悉心指导培养的得力弟子赵伟成,在2007年雅马哈双排键电子琴国际大赛(非限定年龄)总决赛中勇夺第一名,为1996年中国参加世界级电子琴比赛10多年来首次夺冠的中国人,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以上介绍的只是众多为这项伟大事业努力奋斗的突出贡献者的一部份。还有很多电子琴老前辈、专家、学者,也为中国双排键电子琴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限于篇幅另文介绍。

 更新时间:2009年10月12日  阅读:43332
关于本站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连接 - 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