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键盘 - 电子琴在线论坛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84|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中国新势力之一 ──李晓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6 14:3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音乐新势力之——李晓丹(转自红江乐器,原载《音乐生活》2006年9期


编者按:

一位毕业于中央美院的老师对我说,中央美院现在学术上基本完成了近亲繁殖。不同流派或观念或院校的人根本无法进入这里执教。这大概言中了目前国内艺术界的现状——似乎真的成为了一个圈子工厂。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大家各自制造着自己的圈子。大家钻在里面出不来,或者说不愿意出来。因为不进这个圈子你什么也干不了。一位中国音乐学院有些职位的老师对我说,等这些老一辈都作古了,可能会好一些,咱们年轻人没有那么多的门派观念。这番论述让我不禁轻出一口气,感觉到将来还有希望。

近几年,我接触到一些年轻的音乐人。也许因为尚且无法进入音乐院校或音乐团体,他们身上都保留了非常鲜明的个性和清新迷人的艺术气质。通过和他们相处,我感到虽然他们的想法还未成体系,他们的呼声还是那么微弱,但却有一种嫩芽破土之势,想来总有一天,而且是不远的一天,他们必将会影响到中国的音乐方向——因为他们是中国音乐的新势力!

一位伟人不是说过么——未来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将是你们的。为此,我们关注中国音乐新势力——

中国音乐新势力之——李晓丹

策划 / 采访:吴红江

李晓丹

中央音乐学院电子管风琴(双排键电子琴)、音乐学系双专业,在读研究生,

电子琴学会会员,国际演奏四级、教学指导

认识晓丹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一路转下来就认识了。一见面他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聊起音乐来几个小时不停。

他崇尚对音乐的宏观把握,这就注定他的音乐胸怀是敞开的。

他对音准、音色有着非常敏锐的感觉,要知道这些音乐最普通的因素,往往被人们轻视,很多从事音乐工作多年的人并没有建立牢固、良好的音准、音色概念。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他在学问方面的踏实。

而最让我欣赏的就是他在教学中采用了网络视频。可以想见,这个求学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学子并没有因为中央音乐学院的传统而变得固步自封,反而为音乐教育的与时俱进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记者:如何开始学习音乐的?请讲一讲自己的学习历程。

晓丹:我从很小的时候便显露出对音乐的敏感和喜爱。现在想想有些事情已经不记得了,听家人说我大概两岁的时候,父母带我去逛街,走到一家小商店门前我就不走了,原因是被商店里卖的录音机给“吸”住了,哭着要买,结果爸爸花了好象80多块钱给我买了下来。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当时是被录音机里什么样的音乐所“迷惑”,而这个现在看来有如“大砖头”一样的“单卡”录音机却承载了我儿时许许多多的音乐梦想。我还清晰的记得当时姑姑和姨妈带我出去玩,我是不要吃、不要喝,就要录音磁带,至今我还留着一盘当时姑姑给我买回磁带我高兴时的录音,而这小小的录音机也陪我走过了美好的童年时代,虽然后来我的音响设备越来越“现代化”,但现在想想这个录音机可以说是我音乐的“源头”。

看,我说起小时侯的事就刹不住了,其实还有很多与音乐有关的事物,如我们家的“落地视”(大概是一种唱机)和许多唱片;把电熨斗的“长尾巴”电源当话筒;拿枕头当钢琴以及爷爷给我买的第一个小电子琴等等,这些往事现在想想都是“甜甜的”。

我真正开始正规的学习演奏是小学四五年级的事了,虽然我五岁就有过学琴的经历,但那个时候我更擅长唱歌,因为处在变声期,所以妈妈让我学习电子琴作为业余爱好。当时通过关系找到了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化馆的殷玉瑛老师,这位老师一教我就是七年,从电子琴到钢琴,直到我高三来到北京求学。在这期间她的女儿淳于永歌老师也对我的学琴道路起到了很大作用。

我学琴虽然比较晚,但是进步却是很大。当然,这期间由于殷老师的严厉加上我自己的个性,我们师生间也有过激烈的“交手”。也许是不打不成交,在老师悉心的教导下,我在较短的时间里就通过了电子琴和钢琴的最高级。我后来教学的成绩也和殷老师的扶持分不开的。

从初中开始我就梦想考取音乐学院,虽然大家都为我的前途捏一把汗,但是我自己觉得我就是“中央音乐学院”这个档次的,我一定会成功。现在我在学院已经呆了6年了(加上提前备考1年),从现在我对这里深度的理解来看,当时自己还是太自信了,有些不知深浅,但是我觉得年轻人就是要这样,给自己起点要高一些,真的走进来了还是要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的做起,不过第一步目标还是很重要的。

后来,我来到了北京,几经周折我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电子管风琴(双排键电子琴)专业本科,再后来我又考取了音乐学系双专业,我从北国冰城来到首都北京,我的音乐之梦从此更加绚丽,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童年音乐梦想的延续。

记者:为什么选择双排键专业?

晓丹:说实话,当年我想考的是声乐专业。由于我的条件一般,自己也感觉到希望不大,正好我钢琴老师的女儿(就是上面说的淳于永歌老师)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双排键电子琴师资班(即ETTC班)虽芦小鸥老师学习,我通过她的介绍于2000年也进入师资班学习双排键电子琴。在学习双排键之前我在哈尔滨观看了“沈晓明教授学生音乐会”和“朱磊独奏音乐会”,并且还亲自观摩了当年在沈阳举办的“全国比赛”,这个乐器丰富的音乐表现力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也促使我下决心来北京学习。没有想到后来我竟和那届比赛少年组第一名沈媛成了同班同学,现在想想我的运气是不错的。(笑)当时她可是小有名气的小演奏家呀。

在师资班中,我有幸分到了芦小鸥老师班上,芦老师是总政歌舞团的演奏家,是我国第一代三级(目前国内最高级)演奏和教学指导,她的学生曾在全国比赛中获得过少儿组的一、二等奖。她教学传统细致,而且有及灵敏的耳朵和音响要求,可以说我后来从事专业演奏和教学音乐理念的很多方面都受到芦老师的极大影响。在她的指导下我不仅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国际五级演奏和教学指导(2005年通过了四级),还在2001年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的电子琴本科。另外,这期间我也得到了王梅贞老师以及黄佩莹、黄依丽老师在电子琴、钢琴和视唱练耳等方面的指导,她们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对我以后的演奏与教学同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进入本科后,我更是有幸师从于著名电子琴教育家沈晓明教授,老师对中国电子琴教育乃至整个音乐教育都有着独特深刻的理解,在他主教的四年里,我在演奏理论和教学法上取得了突飞猛进,不仅在电子管风琴的演奏与教学上有所建树,还在演奏力学以及心理学上等到了很大的启发。可以说,从沈老师的身上我学习到了一种音乐的“大文化”,它不局限于某种乐器的技法和表现,更重要的是一种音乐思维。

记者:目前双排键专业在国内的发展是怎样一个态势?

晓丹: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作为一个年轻的双排键学习者恐怕很难阐述完整这个问题。我就以自己目前对这个专业的理解与感受,浅谈几句。

双排键电子琴这个外来乐器,从八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从最初在中央和上海音乐学院开设师资班,到后来我国派出学者出国学习并回到国内建立了大学专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了从初级学习到业余考级,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的一系列专业机构,全国9所音乐学院以及多所师范大学和专科艺术都开设了电子管风琴专业。以中央、上海为首的优秀电子琴人才也正努力为建立中国特色的电子琴演奏与教学体系而奋斗着,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此乐器与其他音乐文化形式的结合,电子琴在我国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这里我不想多说它的美好前景了,因为建立一个系统的机制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我就几个对现在电子琴发展的问题,谈一谈个人的观点。

第一是关于乐器定位问题。一直以来,这个乐器应该归于哪个系始终是有争论的。有的院校是归在钢琴系,有的是归在现代乐器系,还有的要归在电子音乐专业。这个问题很复杂,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许多观念问题,我个人觉得这是正常的。我感觉目前借鉴和接轨国际上的学术成果,对于我国这一乐器的发展是必要的。

第二是关于表现风格问题。这个乐器从结构上就是传统于现代的结合,它的演奏技法很像是管风琴,同时它有是依托现代电子高科技手段得以发挥的,所以,在表现风格上也不要局限于一个领域。我比较赞同从传统的管风琴身上吸收精华,同时也不要屏弃流行音乐等现代风格的音响,这样可以把这个乐器的潜至发挥到最大。

第三是文献问题。这个问题是上个问题的延伸,既然电子管风琴具有如此丰富的演奏内容,必然存在文献问题。我觉得,目前许多专业人士努力从管风琴的经典中搜集文献,这样就给这个乐器挖掘了深度,使其在中国有限的文化氛围内传播了管风琴的文化。另外,我们也吸收了日本以及世界各国的原创电子琴课题曲,对体现这一乐器独特的技法起到了借鉴作用。再次,大量不同风格的流行音乐作品也吸收进来,让这个乐器插上了“时尚”的翅膀。

第四是创作问题。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双排键电子琴之所以不能在日本蓬勃发展,很大一方面是原创作品的问世。这是维系其生命力的重要成分。可喜的是,在我国现在已经处于创作的高峰期了,一批原创的电子琴作品相继问世,如果在作曲技巧和民族性音乐语言的应用上能逐渐提高,我相信我国的电子琴创作事业必将迎来崭新的春天。

第五就是应用与传播方面的问题的。这个问题更大,(笑),首先是价格,这个乐器太贵了,能用的琴都要好几万,而且不断的更新换代。这是阻碍其普及的重要问题。其次是人才利用问题,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的事业是否能宽一些?当然这不仅是这个专业的问题,而是当今普遍的社会问题。我认为,解决它的最好办法就是融合各种表现手段,努力找到乐器本身的特色,比如多台电子琴可以胜任一个乐队;可以作为器乐和声乐的伴奏乐器,在音乐的大环境里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更要挖掘这个乐器自身的特点,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就是媒体关注,社会推广和学术研究共同努力完善这个新生音乐事业的任务了。

记者:你学习第二专业有何感想?对你的演奏与教学有何影响?

晓丹:我是2003年考取我们学院音乐学第二专业的。当时的想法就是感觉自己比较喜欢音乐史,感觉自己对作曲家和作品还是满了解的。然而真正系统学习音乐学才发现,这门学科的博大精深。首先他不仅仅是研究音乐史的一门理论,它同时也关注我国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以及涉猎世界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另外,它还上升到哲学层面,探讨音乐美学及其周遍的多门学科。可以说是研究“过去的音乐”和”现在活着的音乐”及音乐本身带来的启发等多方面的学科。经过了“辛苦”的三年学习,我不仅学到了“横”“枞”音乐时空的知识,还学会关注音乐的形态以及音乐本体分析等基本技能。同时,我也初步学会了如何理性的思维音乐的本质,如何整理音乐带给人们感性认识。

这些音乐学的知识对我的演奏帮助很大。首先,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演奏音乐同样需要把握这些文化内涵。尤其是电子管风琴涉猎各个时期各个风格的音乐,这就给我所学习的音乐学知识提供了平台,小到一个作品,大到一种文化,可以说音乐学的知识带给我许多以前少有的演奏乐趣。同时,由于我是学演奏的出身,丰富的感性体验也使我在研究音乐学时更加的敏感。当然,我现在仅仅是刚刚入门,有许多演奏家同时又是音乐理论家,甚至在语言学和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多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我想我会向这方面努力的。

记者:看到你已经开始利用inter网进行教学了,你所理解的教学是怎样一个情况?

晓丹:这是我的一个新的尝试。从97年教学以来,我在电子琴和钢琴教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几年获得了许多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在考级中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通过率,几乎每次都有学生获得优秀成绩。(笑)我觉得我自己还是很有教学天赋的。正因如此,有些外地的学生想和我上课,但是由于路途很远 ,所以我偶然间想起使用网络教学。这种形式以前我是听说过的,但是自己从没做过。正好,我有机会用网络给我师资班的一个同学的女儿上钢琴课,我们利用视频互动,已经上了三个月了,效果不错。

我觉得还是有几个问题的,第一是网速问题,我给一位学生上课时就遇到了这个问题,他的视频滞后的很严重,致使无法正常的看到他的演奏影响,仅仅只有声音还算清晰。所以,网络技术问题还有待解决。第二是切身体验问题。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是这种网络教学是无法触摸的,也就是无法感受到对方的演奏切身体验,由于我的同学本身是行家,所以,我的一些感受她可以传达。所以我觉得,这种视频教学更适合培训老师,它节省了许多人力物力资源,基本本上保留了现场教学的环节,同时可以利用老师们作为传接知识的纽带,让更多的学生掌握演奏技术和音乐能力,这是很值得推广的。

总之,我今后还会在这个领域继续摸索,希望能有更可喜的收获。

记者:对你而言,音乐道路将何去何从?

晓丹:现在就让我确立音乐道路,恐怕不太符合我的性格。(笑)因为我是个喜欢尝试的人,就连我给学生布置考级的曲目,在可能的情况下我都不会选择一样的。所以,我觉得我未来的音乐之路还很难说。

不过,我很热爱我的教学事业,我也觉得自己很喜欢很擅长这个事业,我也把教师看的很高尚,所以,我不会中断我的教学。当然有机会的话,我很想从事专业教学,(笑)要知道,那是很过瘾的。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传播音乐文化。目前在我自己的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是音乐文化的讲述,我很开心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经典的音乐文献,在传授音乐技术的同时,传播音乐思想和文化内涵,让我们的学生在演奏不同风格,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地域,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时能更全面的了解音乐文化的深远底蕴,同时努力调动演奏者内心世界的表露,穿越时间空间和音乐架起一坐美好的桥梁。此外,就是让学生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科学的学习方法,真正把音乐当作自己生活质量的重要表现方面,身心融入音乐的海洋中,并通过学习音乐促进自己的学习生活一起做人的美德。

至于其他的方面,我感兴趣的太多了,与专业有关的就有作曲,电子音乐制作,文化艺术传播等领域,我想,找到一个支点,抓住一个切入点,融如多方面的能力与手段,得到一个全新的效果,这就是我对未来音乐之路的设想。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考上研究生,继续我的求学道路,我很喜欢学校的感觉,虽然,我已经基本适应了社会,但我更向往课堂的那分感觉。

记者:就你而言,中国的音乐发展将会何去何从?

晓丹:这又是个很大的问题,内容涵盖了创作,理论,教育,传播等诸多方面,我只能用自己粗浅的感受来谈几点了。

第一:从创作上来看,挖掘本民族精神上的内涵进行创作已经是一个新世纪我国音乐走向国际舞台的必由之路了。如何把中华民族五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利用作曲技术表达出来,这是摆在作曲家面前一大难题。是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服从内容?我感觉,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以人类情感为依托,丧失了情感的音乐只能是一种教科书里的音乐形式,尤其是要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我们民族的音乐语言,就更要立足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的“根”了。但是,如果我们局限于自己的文化圈子,必然会带来别人“猎奇”的目光,怎样让我们的音乐能够真正的和全世界沟通,并保持独特的音乐民族性,着就要靠广大音乐家们的不懈努力了。

第二:从理论研究上,我认为真实客观的反映我国音乐的发展历史是很重要的。音乐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它固然有不同时期“主旋律”的变革,但不能因此而忽略音乐的独立性。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也不完全和社会发展所契合。另外,我国音乐与国际音乐文化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如何体现多元化文化交流等问题也应该纳入理论研究的范围中来。还有就是我感觉中国的古文化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内容,如太极,八卦等文化都有极其独特的内涵,把它们的精华应用到音乐创作,表演及教学领域,必将对我国音乐在理论上树立独特个性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西方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与音乐学理论也应有所交融。

第三:就教育而言,如何提高全民音乐素养,尤其是青少年的音乐素养,这个问题是中心。要想让我国音乐的金字塔常盛不衰,基层音乐教育是关键。首先,必须提高高等师范音乐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的质量。其次,是提高全社会和广大家长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并切正确科学的树立音乐发展观,屏弃不正当的考级,升学制度,还艺术教育一片净土。再次,就是不要把音乐素养仅仅只当成乐理知识,把“音基”考试当成器乐考级的“敲门砖”,应该让学习音乐的孩子们在学习乐理知识的同时,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常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综合音乐素养和全面实用的音乐能力。

第四:就传播而言,我感觉已经是发展的很快了,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能听到看到不同文化内涵,不同表现形式的音乐。这里,我想提提一点,就是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既是宝藏又是矿藏,既要保存也要开采,更要发展。既有“博物馆”式的保护,也应该允许在一定限度内进行改变,让这些民间瑰宝在新世纪唤发新的魅力。再有,我想呼吁要平衡各地区的音乐文化生活,加快文化产业的进程,把音乐文化艺术融入更多人的生活当中去。最后,我还要说,媒体不仅是要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还应起到引导人们发现音乐并感受音乐的美,针对不同受众打开不同的音乐之门。一定要消除成见,同时也要团结协作,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我衷心的希望能和大家分享音乐所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也真心希望大家能够多提问题,我十分愿意和大家一起思考,一起找答案,共同完善我们的音乐学习之路,共同感受音乐带给人们纯净和绚丽的美好世界。

原载《音乐生活》2006年9期

——————————
「该帖子被 LuXin 在 2007-9-7 8:53:05 编辑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9-6 19:45:46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9-6 20:19:2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帖子啊,谢谢音乐之旅,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好帖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9-7 11:32:38 | 只看该作者

记者:看到你已经开始利用inter网进行教学了,你所理解的教学是怎样一个情况?

呵呵,看来晓丹早就开始网络教学的尝试了,我们才刚开始搞,这个不容易,带宽算法就是一个瓶颈。以我们网站的试验平台为例:

http://edu.cndzq.com/index.asp

如果要达到VCD的画质,同时在线只能容纳20来人,太少了。这也是我们要正在攻刻的难关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9-7 15:03:02 | 只看该作者

我网络知识很弱:(

我的网络教学仅仅是"作坊"似的:(看来,您很有研究,要多学习:)

呵呵,没想到有人真发现了这篇文章:)

写的比较宏观,我本人更喜欢细致一点的解释,但是采访时好多问题太大,而且都没太组织好就说了:)

大家领会精神,交流感受吧:)不如,对考级对升学对整个教育的态度,嗨,有太多的话了....

还没考上研那:(要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9-7 15:53:29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 契堡的雨伞 在(2007-9-7 15:03:02)的发言

我网络知识很弱:(

我的网络教学仅仅是"作坊"似的:(看来,您很有研究,要多学习:)

呵呵,没想到有人真发现了这篇文章:)

写的比较宏观,我本人更喜欢细致一点的解释,但是采访时好多问题太大,而且都没太组织好就说了:)

大家领会精神,交流感受吧:)不如,对考级对升学对整个教育的态度,嗨,有太多的话了....

还没考上研那:(要努力:)

本来我一年前拍下那整个的了还没来得及上传……还有靓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1-12 16:59:45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李晓丹老师在哈尔滨的学生 请问有李晓丹老师的联系方式吗?急!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1-12 23:39:49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 tiano 在(2009-11-12 16:59:45)的发言
我是李晓丹老师在哈尔滨的学生 请问有李晓丹老师的联系方式吗?急!谢谢了!
给“契堡的雨伞”发传情小纸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1-13 16:45:58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中国双排键之路还有很长,还需要大家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1-14 04:47: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12-20 02:04:08 | 只看该作者
瓦哈哈哈,李晓丹,可要好好支持,找谱子解我燃眉之急啊!!!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9-30 21:43:00 | 只看该作者

广东省电子琴考级用的是本省自编教材,但自网上听说了全国音协第四套教材,就忍不住买回来研究。很喜欢第四套教材,编得很有电子琴味。其中一个男青年演奏的曲目非常好,都是比较动感的,《数码宝贝》、《健康歌》、《契堡的雨伞》。后来发现前两首都是付培培编配的,很佩服她。之后在网上知道这个男青年叫李晓丹。刚才翻书,仔细一看,我最爱的《契堡的雨伞》是李晓丹编配的!我的敬意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百度了一下,网上有三本教材出自李晓丹之手,应买来欣赏一下。发现李晓丹很喜欢爵士音乐。

此网页曲目多为李晓丹演奏http://u.youku.com/user_video/id_UMzc0ODMwOTI=.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2-18 20:33:03 | 只看该作者
翻到这个老帖子,看了感觉还真好。真应好好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8-12 10:30:36 | 只看该作者
李晓丹是我们的偶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8-16 00:52:01 | 只看该作者
这贴好老了,我才看到。。。晓丹哥,人很NICE。支持一下。{:soso_e152:}呼呼呼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8-22 00:31:32 | 只看该作者
仿佛回到了若干年前,呵呵,站在中央音乐学院的院子里,看到晓丹同学带着一定红帽子,哈哈,超级有爱的样子{:soso_e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8-22 00:36:16 | 只看该作者
emjohn105 发表于 2013-8-22 00:31
仿佛回到了若干年前,呵呵,站在中央音乐学院的院子里,看到晓丹同学带着一定红帽子,哈哈,超级有爱的样子 ...

噗。。。。。。红色的帽子。。。。。。让我想起了晓丹当年的自我介绍。。。。。。丹红的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8-22 00:39:11 | 只看该作者
emjohn105 发表于 2013-8-22 00:31
仿佛回到了若干年前,呵呵,站在中央音乐学院的院子里,看到晓丹同学带着一定红帽子,哈哈,超级有爱的样子 ...

啊呀,说起这个,想起5-6年前的照片了。前些日子整理电脑翻出了那会的照片,对比今天来看,大家还真是胖了不少。记得当初芦老师第一次见我的时候就问我怎么那么瘦,是不是营养不良。。。。。。哈哈哈,想想当年的确挺瘦的。白白和晓丹也是哦!白同学也没有那么胖,晓丹还没肚子呢。再看看当今。。。。。。都胖了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8-27 16:32:48 | 只看该作者
李老师讲课风格严谨 认真 细致,充满激情,极具感染力。女儿跟他学习受益匪浅 进步很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新闻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重要通知】|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第一键盘 - 电子琴信息网 - 电子琴在线论坛 ( 粤ICP备14036084号 )

GMT+8, 2024-5-20 04:57 , Processed in 0.128686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