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键盘 - 电子琴在线论坛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8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应LuXin的“话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3 11:4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既然LuXin同志很喜欢回我的贴,呵呵,看来有必要回敬一下哈。

呵呵,事先声明,我说的话的确和您说的什么“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还有“伤感”之类的话搭不上关系,呵呵,不要以为我强词夺理哈,嘿嘿。那我就具体白话白话:)

首先,不管是我外面的朋友,还是沈阳音乐学院当年读书的同学们,认识我的人都知道,呵呵,电子琴确实只是我的副业。从上大学第一年起,我的主业就不曾是电子琴,我从上大学起就在外面开公司,做各种各样的生意,呵呵,想过各种各样的市场、甚至同时身兼数职,做过很多工作,但从没有想法要把我的主业更换为电子琴。

第二,如果说对于电子琴一点感情也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呵呵,但是电子琴确实仅仅是我生活中很少的一部分,可以说是次要部分。我仅仅用很少的时间去关心一下电子琴的技术问题,呵呵,因为我确实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搞我的副业,呵呵,主业还没有搞明白呢:)

第三,对于电子琴这件乐器来说,个人不存在偏见,当然,我说的是发展问题。为什么说起没有太大的发展?嗬嗬,原因如下:

1、全国双排键演奏水平和相关科技水平普遍偏低,呵呵,甚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科技水平甚至可以用“落后一百年”来形容。俺亲爱的LuXin小朋友啊,呵呵,不是和你吹牛,让我用脚丫去造一台双排键电子琴,也要比吟飞做得好一些!当然啦,呵呵,上面的话确实有一些开玩笑的意思,但是我国的艺术科技理念是在是太差了!但也不要说我完全吹牛,呵呵,电子乐器的开发确实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困难的是调试,而国内连开发都没做好,更不用说其他的工作了。

开发分为软件开发和硬件开发,软件开发对于双排键电子琴来讲,又分为单片机程序开发和音色库开发。首先,我有幸见到过我们亲爱的山寨双排键,确实不是和你吹牛,我闭着眼睛写的GUI也要比他人性化,程序内核功能上也要比它全面,而且波形采样那叫一个烂。至于硬件,我不是专业搞研究的,虽然维修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讲到开发,我是没有太大发言权的,但是可以这样说,凭我的经验,简单的Arm9处理器足够应付现在双排键电子琴的需要,相关的开发也不是很困难,为啥就做不好呢????奇怪!虽然我已经不做这个了,但也请不要怀疑我的专业性哦,呵呵。

2、我不职业搞演奏,当前演奏水平不作评价!

3、关于学科建设:好的学科建设可以搞好一个专业,让一个专业实现可持续性的科学发展(听起来咋这么有政治味道腻???)没错,但是我国恰恰学科建设多年来一直不是很成功!至于为什么不成功???嗬嗬,原因是很多的。比如说,有些有能力搞学科建设的人不去搞,愿意搞的人又没有能力搞,自己瞎搞!还有,几乎每个中国富有影响力的人物总想把电子琴的教学理论从其他键盘乐器中剥离出来,自己独立的达到一个学术性高度!可以肯定地说,这是行不通的。那为什么还非要这样呢???嗬嗬,很有意思阿!因为假如没有学术独立性,呵呵,这个学科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意义,就成为钢琴的“附属”学科,自己也就失去了学术阵地!嗬嗬,所以很多东西我们的专业教育都抛开了和传统音乐教育经验的结合,独自“闭门造车”!当然,我不否认多年来“闭门”也造出很多“高级车”,形成了很多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但是这种纯“感性”的造车活动在一段时间后缺乏理论基础是无法前进的!我们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理论基础。

4、我国没有电子琴生长的足够多的沃土。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钢琴考级的学生全国加起来会有逼近十万人,甚至高峰年还要超过,但排键电子琴甚至几乎每年都要超过10万人!那为什么我们到现在也没有看到在专业领域电子琴的生源数量超过钢琴呢????一个表面原因:这个乐器的学术沿革性差!但深层原因呢?经济、文化、学术氛围都是深层原因。

经济不用说了,都知道,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不足以负担这个搞淘汰率、无附加值的昂贵商品。造成购买力低下。

文化上,这个乐器从一诞生起,就存在一种“亚文化”特质。但这并不是缺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个亮点。充分的发挥这种乐器的“亚文化”特质,也能在市场经济占绝对优势的今天让这个乐器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这又要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学科定位问题。这个乐器某种程度上在定位上一直处在一种两难境地。因为其标明了“专业”两个字,所以,在我国人的心目中,就要形成一种独立性较高的“学术高度”,希望其不仅仅能模仿其他乐器,更重要的是创造性!但是使用过这种乐器的人都知道,“创造性”在这件乐器上是很难发挥的,首先是功能上的限制,他并没有给予我们发挥足够创造性的土壤,功能不够全面,其次,从文化底蕴上,这件乐器其实没有和宣传上一样,拥有和管风琴那么直接、那么广泛的继承性。举一个例子,他没有和真正意义的管风琴一样,提供相应的音拴。我们使用我们的双排键电子琴来演奏管风琴乐曲,制作音色的时候,几乎都是凭借着“想当然”的观念,而缺乏理论基础。为什么缺乏理论基础?首先,管风琴的某些理论无法直接用在这个乐器上,第二,大家虽然都知道这个乐器有一个新名词——电子管风琴,但是“管风琴”到底是什么,谁知道?管风琴到底该怎么用,谁知道??非要把这件乐器往传统意义上去靠,使其继承管风琴的“学术高度”是有些牵强的!好在我们及时地发现了这一点,并在着力改正,沈阳音乐学院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开设了管风琴演奏课程,希望能有一些弥补。而相反,如果真的学术定位做到了“平庸化、普及化、商业化”,今天的很多现状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是这件乐器如果真的这样走过来,那么也不会在这是几年中就发展到这样的一个高度。

文化氛围上:学术界普遍对这件乐器的“文化根源”不够认同,老百姓对这件乐器的“未来前瞻”不够信任,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造成了这件乐器目前发展的一种尴尬。而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呵呵,估计要和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漫长。好在这件乐器还算具有“新生事物”的属性,相信早晚有一天会改观的,但是只不过我不愿意等待而已。

综上,呵呵,亲爱的LuXin小朋友,这就是我一开始就没有选择他作为我的主业的原因,呵呵,除非现状改变,起码是产生了文化意识的改变,我才会考虑把这件乐器作为我的主要发展方向。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有能力让这件乐器走出自己的路。哈哈,其实就是我比较懒惰,呵呵,不愿意和其他人的文化观点作抗争。

在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同学们在我的看法上都不能理解,呵呵,认为我“杞人忧天”,呵呵,但是我就是这么想的,从来就没有报过太大的希望,呵呵,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失落”。上面的话不是发牢骚,而是多年前到现在一直在我头脑中的想法,呵呵,欢迎楼下的拍砖哈!

PS:还有一件事真地给了我打击。记得当年,YAMAHA的比赛要求先寄磁盘以备检查,呵呵,碰巧,我有一个朋友,在YAMAHA,就和我说,日本人看过我们中国做的音色后,发现某某音乐学院著名教师的学生的音色,怎么做的烂到那个份上??一些基本的错误都常有……我听了这个脸皮啊,这个红啊!不用猜也知道,就是他的老师做的音色,因为他们院的同学告诉我,那个学生根本就不会!碰巧那年那个老师的学生还得了个奖!晕!真叫“矮子里面拔大个”!!惭愧啊!好在时隔多年,那还是我刚刚上大学不久的事情?!深受打击后,呵呵,我决定转行!

今天,我们的双排键电子琴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呵呵,不过可能是我的眼光太高的缘故吧,呵呵,没有留下来,希望大家干得更好,呵呵,我会为你们高兴的。顺便根据LuXin小朋友的“生活过的滋润”一说做一下回应,呵呵,我的生活野蛮滋润的,嘿嘿,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挤在一个破旧的小桌子上每天过着失落的日子,为自己当年的希望落差而伤感!哈哈,开玩笑哈,别当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14 12:46:2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像是大名鼎鼎的张九文,这篇论文写得够深刻,头晕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14 21:49:1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不从事电子琴的确有点可惜了,祝你的主业成功!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15 01:35:58 | 只看该作者
晕! 看这个题目好像跟我对楼主进行了人身攻击似的
各位看客,我声明:我可没有啊
版主的义务之一嘛,就是要努力勾引高人发帖子,看来有点效果
强词夺理谈不上,因为我们对前辈的了解是通过间接渠道获得的。特别是如果有谁在我身边,而他又和楼主联系,这时他可能给我提供了正确的信息,也可能不带目的的、或带有目的地提供了错误的信息。所以难免会有偏差。两个人之间交谈产生误读都如同“中不上彩票”那样正常,更何况第三人传达。事实上,的确有人告诉我“我觉得张九文可能是也受了点刺激”。

至于发展水平,我认为,楼主还是有点操之过急。双排键在中国发展24年。在日本发展50年。而且起点时的国力不一样。能发展成现在这样,我是比较知足的。我每一天都能看到电子琴事业在成长。虽然我是悲观主义者。但我不认为它仅是昙花一现。楼主注意到没有,中国人已经越来越信基督教了。不是说信基督教就等于有文化氛围,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中国人也是会发生变化的。

至于某个具体的个人是不是做某一件事,我其实一向以数理统计的角度来看:“个体并不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15 23:13:2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见解很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16 16:10:38 | 只看该作者
不上不足,比下有余。双排键挺好了。无论是从学习角度还是教学角度,或者是教授经营角度,起码对于学单排键的小朋友来说,它是一个重要目标点,让电子琴逐渐成为大众公认的乐器,而不是学习玩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20:34:17 | 只看该作者

嘿嘿,谢谢楼上兄弟们的捧场哈,哈哈,其实我并没有感觉LuXin对我有任何人身攻击啥的,嘿嘿,只不过是很长时间以来,很多人都对我不搞电子琴的原因都有所疑问,嘿嘿,发这个帖子另一个目的就是澄清我离开电子琴的原因。呵呵,另外,我并不鼎鼎大名,呵呵,中国有一大批著名的和不著名的电子琴教育家、演奏家,我的曾经的一切成绩都是建立在他们努力的基础上得来的!我也不是啥出色人才,呵呵,只不过碰巧,挑了一个别人都不愿意从事的专业方向进行研究,呵呵,所以取得一点点成绩就好像有啥了不起似的,其实就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在研究,所以才会有这种现象,呵呵,虽然我不从事这个专业了,不过我相信,以后从事这个方向的人依然会多起来,谢谢阿:)

哈哈,至于我受刺激,这个好像不是很准确,因为我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被强迫,呵呵,而且身边的朋友和电子琴界的同学和我关系都超级好,嘿嘿,没人孤立俺,所以腻,据个人鉴定,我目前精神状况尚属正常,嘿嘿。

至于LuXin小朋友说的“操之过急”,没错,俺这个人急性子,呵呵,喜欢短期见成效,所以不太喜欢跑长线的工作,上面我的帖子也提到了,呵呵,留给有耐心的朋友继续发挥哦!机会大大的有哦,!

最后一句话是对年轻一辈说的:我呢,虽然岁数不大,但是对于新人来说,也算是一个“绊脚石”类的人物,呵呵,这是我们都承认的,老人的存在往往让新人少了很多空间,你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哦,嘿嘿,也许今天看到这片帖子的人中就会产生明天的比我更厉害的人!哈哈,社会在进步,别低估自己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16 23:44:22 | 只看该作者
前赴后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18 09:39:2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高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18 12:34:12 | 只看该作者

LZ见解独到哦!!!

现在我身边还有很多人还不知道双排键这个东西。

我解释了他们还是没法想象。更不用说感受演奏效果了。

但是我更同意LUXIN老师的话“楼主还是有点操之过急。”

如果王晓玮老师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能有一节目(我觉得非常有可能),我相信没有人不知道了吧?!

中国经济也在快速发展

文化氛围也是

不能刚刚起头发展还不够完美就不发展了

有很多人生活越来越好了

懂得享受生活了

艺术就是一种高精神的享受

艺术的地位更是不可替代了

何况

双排这个东西是科技产品

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在演奏上啊!

各位前辈在努力发展的同时,

也使得我们后辈有很好的发展条件。

LZ要相信前辈们的力量

更要相信我们80后90后的力量啊和强大的发展空间啊!!!!

我的眼光也很高的啊!!!

「该帖子被 rosita 在 2009-1-18 12:38:0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1-18 21:34:49 | 只看该作者
琴的价格高,更新快这两个是主要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新闻头条上一条 /1 下一条

【重要通知】|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第一键盘 - 电子琴信息网 - 电子琴在线论坛 ( 粤ICP备14036084号 )

GMT+8, 2024-6-6 11:44 , Processed in 0.15275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